大運會期間,世界各國各地運動員、觀賽者、旅客等紛紛涌向深圳,深圳交通將面臨行車出行堵塞、人流擁擠等壓力,如何在盡量“不擾民”的前提下,保證大運會期間城市道路暢順?筆者了解到,原來此次2011深圳大運會采用了RFID技術的電子車證保證交通,那究竟RFID技術是如何應用在電子憑證上的呢?據此筆者采訪了在嵌入式培訓及研發領域上有著顯著成就的粵嵌,他們曾成功將RFID技術應用于庫資產管理、產品跟蹤、供應鏈自動管理、防偽識別、醫療等領域上并得到廣泛認可。
粵嵌知名的嵌入式工程師及講師——鄧老師為我們解密了RFID技術是如何保證了深圳市道路暢順的原理:電子車證的工作原理是依托車牌識別系統,在通過大運會場館周邊道路布設固定式基站采集點,而且構建以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現遠端查驗系統,全面提升對大運服務車輛的管控能力和查驗效率。
而安裝電子車證的主要目的是對所有大運車輛進行精確的管理,通過電子車證快速、精確地識別大運車輛,提高查驗效率和定位功能,防止非法車輛闖入大運禁區,同時及時掌握車輛的運行狀況,對進入所有競賽場館、大運村、大運會國際廣播電視新聞中心安保周界的車輛進行停車證件查驗的功能。通過這套系統可以實現大運會籌辦和舉辦期間的車輛監管,形成綜合性、組織型交通監管模式,保證大運會安全順利舉行,既能保證大運會相關活動有序開展所需的路網通行環境,也可使大運會期間城市道路系統的壓力減至最低。
除此之外,大運會開閉幕式門票將采用RFID芯片,這種防偽技術和印鈔技術相結合的門票,從設計、制版、造紙、印刷、芯片復合、質檢到封裝每一道工序都是在中鈔行業內部完成,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門票的RFID芯片擁有全球唯一編碼,在持票人身份認證方面具有唯一性,無法復制。
通過解碼2011深圳大運會的嵌入式技術,讓我們看到:信息時代,科技正以其不斷的進步與創新來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嵌入式技術重構了“人、科技和建筑”之間的互動聯系,拓展了建筑的空間及內涵,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理念,并不斷創造著智能化的生活方式。相信2011深圳大運會在憑借嵌入式技術帶來的超前衣食住行感受的同時也將重新詮釋“智能”的真實含義,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也祝愿2011深圳大運會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