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艾琳”于美國東部時間27日如期登陸美國東海岸,美國航空、電力等行業受到嚴重干擾,包括華盛頓、紐約在內的各主要城市全力備戰抵御颶風肆虐,此次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將為已疲軟不堪的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美國東部時間27日早晨,颶風“艾琳”登陸北卡羅來納州,隨后向北移動,在美國東部沿海地區肆虐。截至記者發稿,該颶風已造成至少12人死亡,進一步的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仍在統計中。
“艾琳”途經的區域包括首都華盛頓、金融中心紐約,是美國東部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數字顯示,受影響的總人口達到5500萬人。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美國歷史上受威脅人口最多的一次颶風災難。
六年前的“卡特里娜”颶風引發的洪水造成美國東南地區1800多人喪生,100多萬人撤離,應對不力也成了前總統小布什任內的最大敗筆。吸取前車之鑒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一天提前結束休假,趕回白宮坐鎮指揮。國防部長利昂·帕內塔26日表示,軍方將向東北部沿海各州提供支持,大約10.1萬名國民警衛隊成員候命。
美國東部沿海已有總共十個州先后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并下令將約230萬居民進行緊急疏散,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因自然災害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疏散行動。
目前,颶風吹襲的一些地區已出現大規模的停電。據外媒報道,目前美國東部已有90多萬戶家庭和企業停電。美國電力消息稱,紐約已有至少5萬戶家庭斷電。
美國東北部北卡羅來納州至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航線上,超過9000架次周末航班因颶風“艾琳”取消,影響的乘客數量可能超過百萬。由于各航空公司仍然在評估制定本周日晚上和周一的航班計劃,未來取消的航班數量應該會再上升。
紐約地區3座主要機場肯尼迪國際機場、拉瓜迪亞機場和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自27日中午起,將不對進港航班開放。受影響最為嚴重的肯尼迪國際機場和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均有超過1200架次周末航班取消。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國際機場于美國東部時間26日晚間關閉,最短將持續至28日16時。
盡管氣象部門預計“艾琳”影響29日起逐漸消退,許多航空公司仍取消了當天航班。主要經營區域航線的Expressjet航空公司取消140次29日航班。其他大多數航空公司表示,將視周末情況決定是否取消更多29日航班。
美國東部地區十四座核電站也正在經受颶風的考驗,官方已加派人手監控核電站的安全。美國核安全管理委員會提供的表格顯示,受此次颶風影響的核電站包括康涅狄格的兩座核電機組,新澤西的一座核電機組和北卡的兩座核電機組,這些核電機組目前的狀態一欄均為“已減少供電量”,而其余的核電站的狀態則顯示“沒影響”。
美國主要交易所準備好應對斷電和水淹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影響周一的交易。至少目前而言,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周一上午仍將正常交易,紐約證交所稱,將在周六或周日做出最后決定。
紐約一地產交易公司的資深交易員周五稱,颶風“艾琳”讓可能的彈升走勢泡湯,鑒于股市累積的空頭部位幅度,原本預計可能會出現彈升走勢,“如果颶風帶來災難,我猜周一市場可能會下跌。”
地產保險商Allstate和Travelers周五觸及兩年盤中低位,部分受到颶風后理賠的擔憂影響。
紐交所有備用發電裝置,可獨立運作。紐約證交所執行副總裁Lou Pastina說,“我們傾向開門交易,但大自然可能有其他的計劃?!?
據估計,“艾琳”已造成11億美元保險損失,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大。有經濟學家預測,此次颶風將可能造成高達1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對陷于困境的美國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更多相關新聞】
最近兩周,國際油價幾乎上演同樣的走勢,連續三日收陽后周末回吐全部漲幅,120美元始終無法逾越。本周由于熱帶風暴Gustav可能襲擊墨西哥灣破壞能源設施引起市場憂慮,然Gustav卻未能像“卡特里娜”般掀起油市駭浪,與此同時IEA將動用石油儲備的言論擊破了油價的反彈夢。隨著熱帶風暴威脅消息的冷卻,美元走勢再次躋身為油市主角。近日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明顯好于預期且第二季經濟闊步前進3.3%,美元中場休息后再次上演靚麗的表演并一舉創下年內新高77.619。目前,國際油價已經無暇顧及此前創下的147.27美元的紀錄,市場人士指出,目前油市處于弱市企穩的過程中,短期利好不足以提振其大幅反彈,未來走勢的重心依然是美國未來政治及經濟政策走向,美元走強依然是油價反彈的重要阻力之一。
中證期貨分析師林帆說,我覺得美國目前的經濟還沒有傷筋動骨,只是房地產沒有復蘇拖累了經濟的增長而已,隨后會慢慢恢復。美元的長期走向取決于美國經濟結構,貶值的趨勢還沒有改變,不確定的只是節奏問題。目前的反彈只是對前期金融市場動蕩、美元急跌的一個反應,未來會不會回升要進一步看美國什么時候加息,還有下一屆政府能否重現克林頓時代的經濟狀況。
中期期貨分析師房芳表示,從近期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均好于預期,良好的經濟數據也是近期美元高位運行的一個支撐。美元指數對抗不利因素的抗跌性增強,后市保持上行態勢的可能性增大,但是我認為這并是因為美國經濟真正的轉好帶來的。美國樓市繼續下滑,金融市場難以企穩仍將使美國經濟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弱勢。
得益于良好的經濟數據美元指數維持強勢,這也使得在天氣因素支撐下的油價并沒有走出大漲的走勢,后市,在市場對颶風的炒作熱情消退以后,美元指數的表現強勢仍將成為壓制油價的運行。
“艾琳”將有可能在到達墨西哥灣之前再次加強為颶風,這將對墨西哥灣的美國石油煉制和輸送產能帶來實際的威脅。
能源分析師Edward Meir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大多數的天氣模型顯示古斯塔夫將在周日早些時候進入墨西哥灣?!蹦茉瓷a商已經開始應對颶風的到來,一些非必要員工已經從海上鉆井平臺撤離了。
對于墨西哥灣地區的煉油廠可能被迫暫停生產的預期推動汽油期貨大幅走高,進而推升了原油價格。在經過此前幾周的大幅減少后,目前美國汽油庫存低于5年平均水平。
國貿期貨朱勇剛表示,墨西哥灣地區原油產能占美國產能總量的25%,颶風帶來的產量威脅將在下周一之前對油價產生一定支撐。與此同時,在未來的幾個交易日中,原油期價也會因為市場預期的不同而產生較大波動。
不過,國際能源署(IEA)周四表示,若熱帶風暴Gustav在下周初襲擊墨西哥灣石油中樞,該組織將釋放戰略石油儲備。該消息緩解了市場對熱帶風暴襲擊而影響供應的憂慮,油價應聲下跌逾2美元。
在油價逐步企穩的過程中,OPEC及地緣政治因素也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近日關于歐佩克下月可能減產的預期對油價有所支撐。上周委內瑞拉能源部長拉米雷斯表示,如果原油價格持續下跌,OPEC可能在下次會議上考慮減產。拉米雷斯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應在9月的會議上削減或維持目前的石油產量。他認為,油價波動是金融投機行為,而非市場基本面因素所導致。他并表示,油價目前正在“合理水平”企穩,OPEC將監控油價走勢。
出口強勁,加上經濟激勵措施給消費支出帶來支撐,推動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強勁擴張3.3%,增幅遠高于最初預期的成長1.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歐元區經濟可謂不盡人意。
美國商務部周四稱,消費者支出和凈出口遠較最初預期的強勁,但庫存削減卻沒有那么猛烈,最新數據顯示,第二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修正后為成長3.3%,初值為成長1.9%。GDP上修幅度遠高于分析師預期,進一步證明了美國經濟可能避開衰退的揣測。
Action Economics首席分析師Michael Englund說,“很明顯第二季不僅沒有衰退,反而在強勁擴張?!辈贿^數據并未能改變美國將維持利率不變直到明年的看法,自去年4月以來,美聯儲為提振陷入困境的經濟,一直保持利率在2%的低水平不變。許多分析師擔心,經濟的兩大“支柱”出口和消費者支出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會趨疲,因政府退稅對支出的激勵作用逐漸消散,而且全球經濟放緩和美元走強會損傷海外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需求。
瑞銀證券分析師James O"Sullivan說,“盡管出口明顯強勁,但GDP報告看來還是夸大了經濟的潛在力道。”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將呈現溫和放緩還是墜入3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將取決于未來數月美國人返回樓市的意愿和能力。許多分析師認為樓價還需再跌10%,就可回歸和租金及收入相匹配的水準.若果真如此,華爾街和美國政府將如釋重負。
美國貿易逆差正在減小,美聯儲未來或將進入升息周期,資金開始流入美國與美國大選需要強勢美元等,一系列的因素支撐美元未來光明的前景。
銀河期貨分析師陳朝澤表示,美元的走勢成為近期商品市場關注的焦點,歐洲經濟繼續疲軟,相對于美國經濟還要疲弱些,美國經濟近期在逐步的恢復,最新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GDP環比年率修正值成長3.3%,比前值1.9%要好,總體來看美國經濟相對于歐洲要好些,另外海外資金有回流到美國的跡象,特別是美國的資產相對便宜,這些跡象都有利于美元的走高,中長期來看美元在構筑底部,未來一段時間有望企穩上揚,這對商品市場構成壓力。
不過林帆認為,美國這次的危機起源于房屋信貸市場和金融領域,房地產市場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產業,目前還沒有見大起色,雖然最新對二季度的預估數據有3.3%,但主要來自美元貶值帶來的出口增加及消費增長,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美國的金融體制比較成熟,類似的危機歷史上也出現過,這次FED以降息手段應對經濟衰退,華爾街雖然有些機構倒閉,但一些大投行還安然無恙甚至從中獲益。
最近兩周國際油價走出了相同行情,經過周初幾個交易日小步上行后周末回吐前幾日的漲幅,不難看出,原油市場目前缺少“后盾”,疲弱的消費前景注定油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于110120美元區間震蕩。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表示,美國6月每日石油需求較之前預估的少79.3萬桶,按年則下滑117萬桶,為1998年以來同期最低水準。美國6月石油需求下修3.9%,從上次預測的每日2,034.6萬桶降至1,955.3萬桶,較去年6月的2,072.3萬桶低了5.6%。
國際能源署(IEA)總干事田中伸男周三表示,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國際石油市場的基本面可能趨于緩和。世界原油備用產能在經歷2010年之前的擴張之后,將自2013年開始因全球能源需求的上漲而再次陷入緊張局面。
海通期貨研發中心總經理宋啟虎認為,今年以來美國和歐洲原油需求下降都很明顯,宏觀經濟不穩定情況是最根本因素。但在此背景下,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強勁提供了一定支持。
對于近期走勢林帆表示,這兩周都是企穩的狀態,兩次上試120都沒能站住,沒能回到回升的狀態,所以暫時還是膠著,最近兩天波動開始加大,短期內可能會再次試探120。
分析師陳朝澤說,從原油的自身基本面來看,經濟的長期低迷已經對油的消費形成了抑制,今年夏季就已經出現了汽油消費較同期下滑的問題,2008-2009年的經濟仍為嚴峻,加之歐佩克在油價120美元的高價位,產量在逐漸增加,往后的供需平衡如果不出現戰爭影響供應的情況下,原油的基本面將是寬松的,另外油價高企已經讓俄羅斯、中東的產油國獲得巨大利益,這是美國不原意看到的,而且由于油價的高企,美國的商品進口價格大幅攀升,已經達到了1981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的高進口物價的水平,這說明美國不愿意看到再高的油價,以上分析,油價2008-2009年將處于弱勢之中。
短期的因素主要在于美國風暴影響墨西哥灣的煉廠生產,不過美國能源部已經宣布若是有必要可以釋放戰略石油儲備,這個短期的利多因素在逐步消化,后市油價將回歸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