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渤海高酸性溢油遺禍甚烈 多方欲起訴康菲

時間:2011-08-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渤海蓬萊油田事故發生幾近三月,但仍然溢油不止。在此期間,作為事故責任方的康菲公司,鮮有對外披露所溢原油的油品,高酸原油遺禍,康菲或面臨多方訴訟。

  渤海蓬萊油田事故發生幾近三月,但仍然溢油不止。在此期間,作為事故責任方的康菲公司,鮮有對外披露所溢原油的油品。

  8月24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盈科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渤海溢油污染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的海洋專家指出,“此次溢油油品為高酸性油品,對海洋生物危害巨大。”

  而發生在昌黎、樂亭等地的扇貝大量死亡情況,多位專家表示與此次溢油有因果關系,“渤海每年都會發生原油泄漏,此次就是一根稻草,將海洋生物逼上絕境。”

  高酸原油遺禍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教授王亞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研究證實蓬萊油田為高酸性油品,一旦泄露入海對雙殼貝類等生物會造成毀滅性打擊。

  資料顯示,高酸原油中的環烷酸等酸性物質不但會嚴重腐蝕設備,影響生產安全,還極其破壞環境,處理難度很大。

  王亞民表示,高酸性油品對于海洋生物的危害巨大,之前已有這方面的先例存在。在2000年的時候,青島某家企業使用酸水清刷生銹管道,之后將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海中,盡管當時的酸量很低,但還是造成了大量貝類的死亡。

  他告訴記者,“一般的貝類,尤其是雙殼貝類對海水的酸性變化是非常敏感的,綜合分析了以前類似的案例,這次蓬萊油田高酸性油品會對渤海的貝類造成巨大的影響。”

  具體而言,這樣的原油泄漏加劇海洋生物本身的毒性,如會刺激神經系統;其次由于在海水中形成很大的油膜組織,導致空氣難以輸入,造成貝類等死亡。這尤其對海洋生物幼體的影響較大,“像一些幼體,一些魚卵,海洋生物的卵沒有辦法逃避油的影響,會直接產生一些毒性。”

  研究表明,在溢油發生之后的5年到10年內,在包括蟹類等水生生物的體內,還都可以檢測到殘留的污染物質。

  中國海油煉化與銷售事業部相關人員介紹,渤海蓬萊19-3油田原油屬于高酸性原油,產品質量和環保問題突出。

  流動的高污染

  王亞民告訴記者,此次溢油對于渤海的影響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而渤海自身的環流特點也將加劇原油的污染。

  “渤海主要有兩個環流,渤海的海流是從黃海進入,其后在蓬萊海域形成一個分叉,一個沿著順時針的海流,另外一個是逆時針的海流,繞渤海走一圈。”此次發生事故的地點比較 “尷尬”,渤海海流的流向從事故地點作為起止,形成兩個流向圈帶,一個往北,一個往南,最終又在蓬萊海域匯合。

  王亞民指出,渤海還存在著一定的往復流,因此再加上海洋環流,這樣的復合作用導致污油總會待在整個渤海,因此持續加劇影響著海洋生物和環境。他說,根據現有的信息來看,此次昌黎、樂亭等地發生扇貝死亡的時間,與蓬萊油田原油泄漏之后環流可能到達的區域時間相吻合。

  而記者近日致電昌黎縣扇貝養殖戶,他們表示現在扇貝已經不大死亡,其死亡時間主要集中在六月底、七月初,當時大批大批的死亡。王亞民認為,根據流向判斷,可能環流帶著污油已經到了蓬萊等處的海域,盡管在此過程中海水有稀釋作用,但是對高酸原油的影響有限。

  康菲或面臨多方訴訟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司徒瑞24日在北京表示,到目前為止,康菲公司沒有收到任何賠償要求,如果有賠償要求,康菲公司會進行考慮。

  據悉,盈科律師事務所已經接到了200多位扇貝養殖戶的委托,代理其索賠事宜。盈科律師事務所現正在進行與一些行政主管部門確認數據評估等工作,正在為日后起訴康菲公司做準備。

  清華大學環境資源能源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明遠認,從廣義的海洋生態索賠方面來講,進行資源索賠是沒有任何法律問題的。但是具體到海洋生態環境的哪一部分由誰來索賠,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主要有海洋、農業和海事3個部門,這幾個部門都有資格提起訴訟,但是沒有辦法明確指定由誰來提起。

  “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溢油事故,誰來代表國家求償?”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環境法學專家曹明德認為,實際上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是有規定的,由依照該法規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

  日前,國家海洋局表示,蓬萊19-3溢油事故各有關方面都有權利向責任方提出損害索賠,其中國家海洋局將代表國家進行索賠。

  國家海洋局的律師服務團隊將于本月底產生,為即將啟動的法律訴訟提供服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