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討論:傳統印刷企業如何開展按需印刷?

時間:2011-08-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數字印刷領域,一些IT企業憑借其天然的網絡技術優勢,進入數字印刷市場要比傳統企業快。

      在數字印刷領域,一些IT企業憑借其天然的網絡技術優勢,進入數字印刷市場要比傳統企業快。相形之下,傳統印刷企業進軍數字印刷的腳步就慢一些。傳統印刷企業如何加快開展按需印刷?8月17日,在全國綠色印刷標準和《數字印刷管理辦法》培訓班上,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商務)技術總監陳亞雄介紹了中華商務的數字印刷之路。  
  安全印務書刊印刷適用數字印刷  
  作為國內大型書刊印刷和安全印刷企業之一,中華商務在數字印刷方面入門比較早,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率先引進了生產型數字印刷機。到現在為止,中華商務在中部、南部、北部的三大生產基地擁有單色、彩色等生產型數字印刷機10多臺,印刷機品牌涉及施樂、柯達、佳能等,產能在國內的出版印刷企業中是比較大的。  
  作為一家傳統印刷企業,中華商務應用數字印刷最多的是安全印務,如可變數據印刷、個性化打印等;同時,中華商務也做一些按需的圖書印刷,如一些對彩色質量要求不高的書刊做數碼打印或數字印刷,為一些大型公司印刷說明書、培訓教材等,主要是用數字印刷取代數碼打樣、個性化封面、短版印刷等。  
  數字印刷發展中的一些困惑  
  應用數字印刷10多年來,中華商務也有困惑,這在傳統印刷企業發展數字印刷的過程中很有代表性。  
  第一,國內數字印刷發展緩慢,市場份額較小,這導致數字印刷通常是單機作業,不能產生規模效益。陳亞雄說,如果企業為了應付業務爆發力而購買設備,就要購買2臺以上,但由于日產使用不夠,就會造成設備的利用率不夠。雖然中華商務在北、上、廣、港都有數字印刷設備,但活源分配不均,業務也不飽和。

  
  第二,紙張和油墨成本過高影響數字印刷廣泛應用。目前數字印刷設備供應商都采取按張收費,每印一張,印刷廠就要給設備商費用。如果單張收費應用于按需印刷圖書,一本書的成本就很高了。另外,油墨等耗材也要捆綁使用設備商的,其成本大大高于國產產品,這也影響了數字印刷在出版上的應用。  
  第三,用傳統的營銷模式營銷數字印刷產品成本太高。一些做IT技術的公司在數字印刷方面發展較快,就是其依賴網絡的銷售平臺搭建比較快。而傳統印刷企業如果沒有好的銷售平臺,其營銷流程就會長、收款慢。傳統印刷企業通常接的都是印量較大的大單,一旦接印量較小的小單,其在接單系統、生產系統、配送系統等方面都會不太適應。  
  建立數字化流程  
  近一兩年來,數字出版對傳統印刷的沖擊越來越大,中華商務也聯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在數字出版和數字印刷方面作了一些嘗試。陳亞雄說:“數字印刷和數字出版是緊密相關的,數字資產和版權保護是其中兩大問題,為此,我們開發了數字資產與版權保護系統原型,建立了基于網絡的數字化流程及系統集成。”  
  在這樣一個系統中,出版社的編輯、電子媒體讀者等用戶可以登錄,各自有不同權限。用戶可以上傳文檔,上傳后文檔自動轉換成信息交換的中間格式——XML格式。然后系統會分解文字和圖片,摘取原數據放在數據庫中,用戶可以對數據庫搜索、重組。這個系統支持電子版權的加密,可以生產ePUB和PDF等不同格式的文檔供不同的電子書平臺瀏覽。在這個基于數字出版的平臺上,如果用戶需要量不大,也可以用數字印刷。
  
  中華商務還在原型的基礎下針對不同書種開發應用,如增強現實技術AR(augmentedreality)的應用,可以在書中加入影音、游戲、大量圖片、互動游戲,把書放在攝像頭下,計算機屏幕上會出現動畫、聲音,這是對傳統出版物閱讀效果的增強。 
  未來要開發預定系統  
  陳亞雄表示,為了中華商務還將開發預定系統。數字平臺做好后,讀者可付錢后直接下單,在電子閱讀器上直接下載,如果書的下載量比較大,達到3000本,出版社就可以用傳統的方式印刷;如果下載量只有幾百本、幾十本甚至一兩本,出版社就可以用數字印刷。通過這個平臺,出版社還可以預測市場需求。出版社通過查詢銷售電子文檔和印刷文檔的數量,可預測安排生產。  
  傳統印刷一般起印量不少于2000本,要出版社先墊錢,再生產、送貨,還容易因預測不準產生庫存。陳亞雄認為,按需印刷如果能突破成本瓶頸,使得2000本以下可數字印刷,則數字印刷在傳統圖書領域有大的飛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