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日前發布分析報告稱,7月份,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繼續嚴重虧損,同時風電業務今年首次出現虧損。
其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其中,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
在火電擴大虧損的同時,五大發電集團的風電業務也出現了虧損現象。數據顯示,7月份,五大發電集團的風電業務利潤虧損1.4億元,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利潤環比6月降低8.2億元。
同時,受水電生產減發影響,水電也出現虧損。“7月份,由于水電大幅減發,導致水電利潤在豐水期的6、7月份連續出現同比下降情況,并且下降幅度逐月擴大,其中7月份同比下降19.7%。”
除了五大電力集團外,中電聯公布的數據同時顯示,整體發電企業行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1-6月份,火電生產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7億元,同比下降48.3%,下降幅度持續加大,6月份,全國火電生產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億元,環比下降35.9%。
負債率方面,截至6月底,火電生產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4.2%,比5月底提高0.2百分點。“由于2010年下半年以來已經連續4次提高存貸款利率,在負債率較高的情況下,企業財務負擔持續加重,1-6月份,火電企業利息支出353億元,同比增長24.0%,各月增速逐月遞增,6月份達到34.1%。”
而與此對應的,1-6月份,火電生產企業銷售利潤率為1.4%,比上年同期降低1.9個百分點,明顯低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的平均銷售利潤率。受此影響,“中部、東北地區絕大部分省份火電企業繼續虧損的局面沒有得到改變”。
不僅是火電,核電生產企業的利潤增速也出現了由正轉負。數據顯示,1-6月份,核電生產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億元,同比下降22.9%,增速出現由正轉負,“主要是6月份利潤明顯減少,當月實現利潤僅為8億元,同比下降74.3%,環比下降28.7%”。
對于虧損的原因,中電聯表示,主要由于煤炭價格持續高位上漲,造成了火電企業成本較快增加,加上負債率高、貸款利率上升造成財務費用增加等因素,使得火電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然而此前,針對煤電矛盾和今夏用電的緊張,國家發改委曾在4月10日和6月1日兩次上調了15省份的上網電價,以期緩解發電企業的虧損。不過,對于電價調整的刺激作用,中電聯表示,部分省份上網電價調整形成的利好已經被煤價的持續高位上漲和財務費用的不斷增加所消化,虧損繼續擴大。
數據顯示,1-7月份,五大發電集團合計財務費用528億元,同比增長32.5%,其中7月份財務費用同比增長42.9%,增速環比提高11個百分點,“這遠遠超過發電量及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企業經營困難局面將進一步加劇”。中電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