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單憑汽車行業的發展,獲取利潤有一些下滑,如何尋找新方向呢?汽車需要保養,售后也許是條新出路。
在“限購令”下的北京車市,更是讓汽車廠商和經銷商認識到,在有限的市場空間里,單單憑借汽車銷售的利潤已經很難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很多經銷商甚至面臨生存問題。在經銷商和整車企業的眼中,售后市場已經成為保證利潤和市場份額的關鍵。汽車行業的競爭,不可避免地將演變為售后服務這一核心領域的激烈較量。
有資料顯示,國際上汽車業比較正常的利潤來源中,汽車銷售所占比例只有10%,售后服務卻高達50%,零部件銷售占10%,二手車經營占20%。在中國,相對于目前整車銷售的利潤縮水,汽車售后服務市場利潤率仍高達40%。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在售后服務領域“加注”,打造售后服務品牌已成為中國汽車界各大巨頭間的一種共識。
去年,國內售后市場需求占國內全部零部件銷售收入的14%。隨著車輛老化和保有量增長,售后市場需求將成為其主要增長動力。預計到2015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從目前的6000萬輛增長到超過1.45億輛,這將會推動售后市場的零部件銷售和服務產業年增長超過30%。
艾睿鉑分析,以汽車銷售集團中升為例,2010年該集團的新車銷售毛利占總毛利的比重僅為5.8%,服務毛利占比則達到48.9%,服務和零配件業務成為貢獻利潤的主要來源。“國內比較優秀的廠商其零部件服務的利潤貢獻率差不多近50%,而在美國等成熟市場這一數字都要達到70%-80%,所以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對于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顯然要更加樂觀。業內人士預計,中國汽車行業未來5年的銷售將保持在12%~15%的增長幅度。中國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們將在未來幾年獲得強勁增長,其中售后市場是主要的發展機會。鑒于日益增長的保有量和汽車老化,售后市場需求將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