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梯事故頻發:工作缺吸引力電梯參保率低

時間:2011-08-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社會地位降低了,收入減少了,電梯維保行業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迅速增加的電梯數量和緩慢增加的從業人員數量成為突出矛盾。

  電梯維保行業的無序競爭使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修電梯,使用單位車接車送,現在修電梯,自己騎著電動車滿城跑,還經常受到業主的責難。這是目前電梯維保行業的真實寫照。

  社會地位降低了,收入減少了,電梯維保行業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迅速增加的電梯數量和緩慢增加的從業人員數量成為突出矛盾。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淄博擁有電梯的建筑寥寥無幾,能夠維修電梯的人被視為技術水平很高的人。

  可隨著電梯走入尋常百姓家,神秘感不再,從事電梯維保工作的人的社會地位也出現明顯變化。

  地位降低電梯維保沒吸引力

  對于地位變化,多年從事電梯維保工作的張師傅深有感觸,他說:“我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入行了,那時候到哪個單位修電梯,都是車接車送,還管吃管住,收入也高,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張師傅初中畢業后考入技校,學習機電專業,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分配到淄博一大型國有企業工作。1989年,張師傅被安排參加了一次電梯維修培訓。“在我們之前,淄博的電梯維保幾乎是空白,我當時就感覺是個機會,就入行了,一干20多年。”

  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淄博市從事電梯維保的技術人員以高中學歷居多,年齡多分布在35歲至50歲之間。“又臟又累,掙錢還不多,年輕的不愿干,年老的干不了,學徒工倒是不少,可要出徒起碼要一年多。”位于淄博高新區的永安電梯公司工作人員稱,現在想找一名技術好些的技術人員非常難,究其原因,就是這一行業待遇不高,對年輕人沒有吸引力。

  從業人員數量的增加遠遠落后于電梯數量的增加,這不僅是淄博電梯維保行業面臨的難題,在全國范圍內也是如此。

  電梯維保市場面臨的另一問題是電梯參保率低,近期頻發的電梯事故也未能給電梯保險的推廣帶來動力。

 

  參保率低少有電梯購買保險

  一駐淄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電梯的保險分為兩種,一種是被保險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第三者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另一種是被保險電梯故障給所有者帶來的損失。“我們公司的電梯保險都是針對客梯的,一年保費在100多元到200多元之間,一旦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死亡賠償是每人20萬,醫療費是每人2萬,應該說挺便宜了,可幾乎沒有投保的,最近國內電梯事故很多,可這種保險照樣沒人關注。”該工作人員說。“2000年前后,曾有保險公司的來推銷過,那時候正是淄博電梯數量快速增長的時候,但我們是賣電梯和維保的,不可能給使用者買保險。”張店一電梯公司負責人認為,電梯保險應該是誰用誰購買。

  然而,物業公司對該問題有另一種說法。“電梯費都有可能收不上來,更別說買保險了,再說了,維保公司負責電梯維護保養,他們對電梯的運行安全負責,出了事是找他們,不是找我們物業,保險理應由他們買。”張店一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稱,據他所知,張店幾乎沒有哪個小區的電梯購買了保險。

  記者采訪了多個小區和高層寫字樓后發現,沒有一處電梯是購買了保險的。

  電梯維保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折射出了監管和立法上的落后。

  特種設備數量迅速增加,而相關檢驗人員的數量卻受編制限制難有大的變化,“人機比”矛盾越來越突出。

  監管落后

  20個人負責6萬特種設備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種現象,個別物業公司在與維保公司的合同到期后,不著急續約,而是拖延兩三個月再簽合同,甚至拖延更久。8月11日下午,記者在張店新村西路一寫字樓的電梯里看到,《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上注明下次檢驗日期為2010年5月22日,記者撥打維保電話,得到的答復是該物業公司的維保合同早就到期了,沒有續約。“說來說去還是錢的問題,拖延幾個月就能省點錢,可電梯沒人維保,這就是對他人安全的不負責任。不過就算是這樣,有關部門檢查發現了問題,物業公司也不會受到什么懲罰。”張店一電梯維保公司的負責人稱,目前沒有相關法律法規對延遲續約的行為進行處罰,有的電梯就是在沒有維保的情況下運轉著。

  淄博市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坦言,對電梯使用者延遲續簽維保合同的行為,的確沒有處罰依據,如果他們檢查中發現,只能責令使用者盡快續約,“這的確是一個法律空白。”對于電梯維保行業低價競爭導致質量難有保證的問題,質監局工作人員表示維保行業屬于市場化運作,他們不可能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

 

  電梯維保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在監管部門內部,同樣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相關規定,電梯須每年參加年檢,這一工作主要由淄博市質監局負責。而目前,淄博市質監局僅有20多名負責特種設備檢驗的工作人員,他們面對的是全市6萬多部特種設備,4000多部電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電梯維保市場面臨的問題,從業者們深有體會。如何改變現狀,他們各有各的看法。

  幾點想法

  出臺維保費價格區間

  “現在的規定是,電梯只能由電梯公司接觸,其他人員一概不能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接到的所謂維修電話,都是一些很小的狀況,比如需要加油了、調整間隙了,這些其實沒有必要讓專門的技術人員來做。”一電梯維保公司負責人認為,要解決電梯維保行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明確電梯的責任主體,“責任主體毫無疑問應該是使用單位”。

  該負責人認為,在對電梯的日常維保工作上,有關部門應該適當向物業公司放權,讓物業公司安排專人參加培訓,并頒發相關操作證書,日常維護由物業公司負責,維保公司只負責技術要求更高的維修工作。

  采訪中有維保人員稱,目前的電梯年檢主要以維保公司自檢為主,監管部門主要看維保公司的自檢報告,這種現狀容易給個別維保公司“偷懶”提供機會。“維保行業的價格競爭,最終吃虧的不僅是維保公司,還有用電梯的人。”針對維保費價格提不上去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家出臺強制性的維保費價格區間,以改變維保行業低價競爭的局面,各地區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在該區間內確定各地區的維保費價格,維保費市場價格不能低于這個價格,“維保公司要盈利,電梯使用者要安全,低價低質的維保雙方都不想要。”

  “其實很多所謂的‘事故’,都是因為目前人們對電梯不夠了解,所謂的‘事故’只能稱之為故障。”淄博市質監局特監科王科長說。

  普及常識錯誤使用造成故障

  王科長告訴記者,很多市民在電梯內遭遇溜梯后,往往會手足無措,在電梯內胡亂操作,“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電梯應該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工具,即便是有人故意搞破壞,想盡辦法讓電梯急速墜落都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電梯有好幾十道保護措施,就算電梯墜落,超過某個速度后,電梯的保護裝置就會啟動,阻止電梯快速下滑。”“還有被困電梯內,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滯留人員超過2個小時以上的才能算是事故。發生這種情況時,被困人員不要慌張,應該撥打緊急電話,等待救援,而維保人員必須在30分鐘之內趕到。”

  王科長表示,如今電梯出現故障很多是由于不正確使用造成的。“尤其是高層住宅竣工后,居民裝修時用電梯運送沙石料,粉塵、超載普遍存在,一點沙料落到電梯門縫里就有可能造成電梯運行出現問題。”“電梯知識的普及已經迫在眉睫。”王科長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