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大連市對外宣布成立專家組,調研搬遷福佳·大化的操作方案。當地市民對此頗為高興,尤其是開發區的市民希望將這個石化項目盡快搬走。
而將福佳·大化搬到哪里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環保部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說,原來我國貧窮落后,希望經濟發展快一些,過渡時期盲目上馬化工項目,生態破壞極大,現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處于政治經濟發展轉型時期。需要考慮的是剎車,對化工廠要搬遷一部分、關停一部分;達標排放的企業要搬離海邊這些敏感區域,而對重污染的企業要無條件地關停。
PX項目正是這樣的項目,政府雖然痛下決心搬遷福佳·大化,但據記者的了解,在大孤山石化區,石化企業不下百家,幾十家近海,只搬遷福佳·大化一家,對解決這種危機作用有多大?
如果發生臺風事故,不僅會造成原料泄露的事故,也會造成類似大連石化爆炸那樣的事故并會殃及福佳·大化等周圍的企業,也可能引發連環爆炸。當地政府原來擔心的開發區不復存在的最糟情況就會變成現實。
我國沿海各地發展石化產業,都學習新加坡的裕廊模式,將石化企業集中在同一群域,形成產業集群,但這樣的模式使得每個企業間的距離太近了,并且大部分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工企業,一旦一個企業發生爆炸,其他企業可能來不及做任何防備。一大連當地人告訴記者,他住在市中心,離化工區十幾公里,一旦PX項目發生泄露,毒害氣體只需要10分鐘就能飄到市中心。
而據當地知情人說,這次福佳·大化沒有造成大面積的泄漏,并非完全因為防御到位,而是因為臺風沒有在大連登陸,如果臺風登陸,現有措施都沒法抵御臺風的破壞力,這次與其說是人努力的結果,倒不如說是天幫忙。而面對發生越來越頻繁、破壞力越來越大的臺風,究竟還能有幾次僥幸的機會?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教授王燦發告訴記者,對多處違規的企業從環境法角度講最多只能處罰20萬元,對一個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企業而言,沒有任何震懾力。但執法成本卻非常高。目前我國正在修改環境保護法,其對處罰的規定改成每天處罰1萬元至10萬元的形式,一天不改最高就要處罰10萬元,逼著違法企業立即糾正。
但這個草案不只面對著企業的反對,有一些專家也以從來沒有這樣的處罰形式為由反對出臺這樣的法律。目前這個草案已經在人大環資委手中,王燦發說這個法律尚沒有通過的時間表。
趙章元說,原來沿海的居民因擁有良好的旅游與漁業等資源,是先富起來的人,而現在,他們因為當地政府大力發展石化產業,成了生態難民?,F在對大連市而言,不只是搬遷一個企業的問題,而是要重新考慮其發展戰略,停止大力發展石化產業的步伐,綠色發展。海洋不是最后的垃圾桶,如果近海環境崩潰之后,影響的不僅是沿海城市,而是全國經濟發展都受影響,保護近海全國必須立即行動起來。
“石化產業的迅速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尤其是大連這樣一座有諸多發展資源的城市,現在大連市該考慮剎車,放慢發展石化產業的速度,尋求綠色GDP發展之路?!壁w章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