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了5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制定了8項鼓勵機器人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日前,江蘇省經信委批準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江蘇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范基地(機器人產業)”。這一示范基地的確立,對于促進我市機器人產業發展、提高裝備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培育機器人產業,目前重點相關企業已發展到20多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初步形成了焊接機器人、包裝機器人、切割機器人、高空作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智能化工程機械制造等六大系列,集聚了徐工集團、賽摩集團、華恒焊接、中歐機械、海倫哲專用車輛、瑞祺醫學等一批機器人制造企業。這些企業與哈工大、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和合作機制。華恒焊接先后參加并承擔了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多項國家重大裝備開發課題,擁有12項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2項軟件著作權。賽摩集團起草制定了包裝機器人產業6項標準中的3.5項。海倫哲擁有10多項發明專利,今年成功在創業板上市。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上下游關聯度高,企業之間相互合作、互相配套,基本形成了產業集群。根據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發展規劃,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將先從工業機器人領域推進,使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在此基礎上,積極增加新系新品和關鍵技術,并在服務機器人、助老助殘機器人等領域尋求新的突破。力爭通過3至5年努力,全區機器人產業規模達50億元左右,10年內增至200億元至300億元,形成國內最具特色、最具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為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了5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制定了8項鼓勵機器人產業發展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