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定海長白島一座4萬平方米的船塢里,眼下一派繁忙景象。最近駛入的“海洋石油942”鉆井平臺,正在這里維修。
這座鉆井平臺是海上的龐然大物,100米長、77米寬。承接這項業務的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與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中海油,把在浙江的合作重點首次放在了深海海工裝備領域。由此,“太平洋海工”也成為浙江省第一家有實力建造和改裝海洋鉆井平臺的公司。
“海工裝備處于石油、化工裝備產業鏈的上游,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相當高。”定海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進程的加快,海工裝備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十二五”時期海洋經濟產業規劃中,將其列入國家大力扶持的重點行業,預計投入達到2500億元至3000億元。
“一座海洋鉆井平臺的造價,至少需要2億美元。”業內人士透露。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給船舶制造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在舟山定海,“太平洋海工”、“長宏國際”、“半島船業”等行業領先企業,紛紛挺進這片藍海。
位于定海盤峙島的浙江半島船業有限公司,正在打造1艘3.8萬噸級的自航半潛船,這種被稱為“海洋碼頭”的船,是海工裝備中的一類必備船舶。這也讓“半島船業”一鳴驚人,成為國內少數幾家能夠建造大噸位自航半潛船的船企。
如今,在定海馬岙港區長白水道兩側,已經形成了海工裝備企業的集聚地,各類海洋工程鉆井船舶、挖泥船、鋪管船都可以在此修建。“掘金深海,是舟山深水岸線價值的進一步體現。”定海區委書記沈仁華表示,涉足深水鉆探設備和深鉆井船市場,標志著當地從傳統的船舶修造業向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領域轉型,也是全力推進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的重要舉措。
“此外,海洋風電安裝、"可燃冰"勘探開發、海水淡化等,都有望成為海工裝備的新領域。”定海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
一直以來,海洋鉆井平臺的核心技術多由歐美地區少數國家掌握。伴隨著眾多國際一流的海工裝備企業進駐,浙江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太平洋海工”商務經理張正透露,眼下,該企業正與浙江大學、浙江海洋學院等單位謀求更深層次的合作,以定海為基地,培養更多的海洋工程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