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二五”西部建材發展研討會在烏魯木齊召開,新疆建材行管辦主辦呂志堅在會議上做了《新疆建材工業發展優勢及“十二五”發展方向》報告。他在報告中透露,此前國家召開的“新疆2011產業轉移大會”規模龐大,與會者人數達到3000人,現場簽約5000億的項目計劃。這些都表明國家在新疆的投資帶動了整個區域市場的經濟,拉動了建材行業的發展。
一、新疆建材工業現狀與主要問題
(一)現狀
1、工業總量
建材企業有24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223家,大中型企業24家,全行業從業人員10萬人以上,建材工業增加值85億元,占自治區地方工業的12%。
2、主導產業
規模以上水泥企業61家,產能3563萬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2646萬噸,比重74.26%。2011年年底全疆總產能突破5000萬噸。
3、重點企業及園區
天山股份、青松建化、新疆天業、伊犁南崗四家企業產能占全疆水泥產能的70%以上。
4、經濟效益
2010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40億元,實現利潤29億元,占自治區工業利潤765億的3.8%。產值利稅率22%。其中水泥行業實現利潤16億元,占建材行業利潤額的55%。
5、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
2010年全行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約6.6噸。水泥熟料準煤耗約126千克。利用各類工業固體廢棄物1000萬噸,占全區固體廢棄物利用量的80%。
(二)主要問題
1、發展滯后,與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2、資源轉換慢(力度弱),與非金屬礦優勢資源大區的地位不相適應。
3、增長方式落后,與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不相適應。
二、新疆建材工業加快發展的優勢條件
(一)擁有中央和全國鼎力支持的政治優勢
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
(二)擁有差別化經濟和產業政策優勢
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
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
中央投資繼續向新疆自治區和兵團傾斜,"鼓勵各類銀行機構在偏遠地區設立服務網點,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到新疆設立分支機構;
適當增加建設用地規模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適當放寬在新疆具備資源優勢、在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有市場需求行業的準入限制;
逐步放寬天然氣利用政策,增加當地利用天然氣規模等。
(三)擁有大量投資拉動的巨大市場優勢
2011到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資金總量預計可達2.12萬億元,相當于過去30年中央對新疆轉移支付總量的3倍多。“十二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累計將達到3.6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1.3萬億的2.8倍。
對口支援省市援疆資金將達到650億元。
水利:“十二五”期間建設投資規模計劃1310.88億元。
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預計總投資規模1500億元至2000億元(含兵團),建設總里程7.6萬公里。
鐵路:未來五年投資3100億元,鐵路運營里程將覆蓋所有地市級和90%的縣級城鎮。
民航:新建塔中、莎車、樓蘭、圖木舒克4個機場;遷建且末、富蘊兩個機場和改擴建烏魯木齊、庫爾勒、和田3個機場;建設北屯、北塔山等9個通航機場。
住房建設:2015年新疆全社會房屋竣工面積將達到7500~770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約5500萬平方米。
(四)擁有對外開放的地緣優勢
17個國家級一類口岸和1個二類口岸
周邊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
(五)擁有豐富而有特色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優勢
資源儲量名列全國前7位的有27種礦產,名列西北地區前2位的有29種。截至目前為止,全區共查明非金屬礦產65種,其中,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44種,已開發利用各類礦產38種。
(六)擁有充足能源供應的優勢
新疆石油預測資源量占全國陸上總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占全國陸上總量的34%,煤炭預測資源量占全國的40%,居全國第一。
(七)擁有大量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優勢
到2015年,僅粉煤灰和煤渣一項年產生量應在6000萬噸以上。加上鋼鐵、有色等冶煉廢渣,總量在億噸以上。
三、新疆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目標與重點
(一)總體思路
“2153”工程:
-面向兩個市場:以新疆為主的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突出一個發展重點:以發展建材加工制品業為重點。
-實施五大戰略:優勢資源轉換,大企業大集團,科技支撐,商貿推動,建材加工制品業、建筑施工安裝業、房地產業三業聯動戰略。
-實現三大發展:集約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二)發展目標
2015年,建材業工業總產值達到66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2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三)主要產業發展重點
---水泥制造業
---玻璃工業
---陶瓷工業
---墻體材料工業
---石灰工業
---石材工業
---其他非金屬礦開采與加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