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今明兩年LED供過于求將愈演愈烈

時間:2011-07-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LED產業研究機構LEDinside表示,2011年LED產業整體產值未見明顯提升。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LED產業研究機構LEDinside表示,2011年LED產業整體產值未見明顯提升。盡管下半年進入LED產業傳統旺季,2011年來自不同應用終端市場的需求不振,供過于求的疑慮提前浮現。LEDinside估計2011年LED芯片供給量約1000億顆,而芯片需求量約890億顆,供過于求的比率達12%,而2012年在中國地區產能大量釋放后,供過于求的比率將會擴大至21%。
 
      手機背光市場受中國嚴打白牌手機影響,需求不佳
      2011年全球白牌手機市場的重鎮中國市場,受到來自于中國對于白牌手機、山寨手機的態度轉為嚴格影響,手機用的LED芯片產品需求未見明顯提升,同時受到上游LED晶粒價格的下滑影響,手機用LED背光晶粒的價位來到新低水準。隨著中國LED磊晶廠的MOCVD產能陸續開出,2011年受到應用終端市場的需求不振,對于LED的價格已經開始產生拉低的連鎖效應。

      液晶電視市場苦等不到旺季備貨需求

      至于消耗LED晶粒數量龐大的液晶電視用LED背光市場,為各家LED廠商所看好的應用之一。2010年以來LED廠商也依據電視品牌廠商的需求規劃而進行大幅度擴產。然而受到經濟復蘇腳步緩慢影響,全球LED背光液晶電視(LED TV)出貨明顯不如預期。今年初,三星 、LG等電視品牌廠商對于2011年LED背光電視滲透率目標設定為70%以上。但由于今年電視品牌廠商主打3D議題,加上LED與CCFL背光模組仍有價差存在,目前電視品牌廠商多半將LED背光電視滲透率調降至50%。除此之外,終端需求不佳,2011年液晶電視出貨總量也由2.2億臺下調至2.03億臺。因此LEDinside認為液晶電視的LED使用數量僅只有175億顆,產值僅16.7億美元。相較電視品牌廠商所樂觀預期的版本下修幅度高達26%。而這也說明為何LED廠商遲遲苦等不到LED背光電視的商機。目前許多LED廠商表示電視背光的能見度至七月仍不明朗,而隨著圣誕旺季的備貨需求即將結束,許多廠商對于下半年前景轉趨悲觀。

      平板電腦沖擊傳統筆電市場

      至于液晶監視器(Monitor)、采用LED背光的筆電(NB),其LED背光滲透率都陸續提高,然而IT市場需求不佳。尤其是傳統筆電銷量的成長不如往年,輕省筆電(Netbook)的成長更出現停滯現象,只有平板電腦一枝獨秀,是LED背光市場中唯一有明顯成長的部份。

      LED照明市場緩步成長,多國政府與廠商積極推動

      LED照明市場方面,歐洲、美國市場等地的戶外LED照明、建筑照明專案數量和規模都持續在提升,美國東部的LED路燈計劃和專案呈現明顯地成長。至于建筑用LED照明的專案市場,從建筑物外面的裝飾性照明、建筑物內的室內照明,LED照明市場正在緩步成長,特別是在成熟市場。除了專案導向、利潤較高的產品領域里,LED照明獲得較明顯的發展外,LED球泡燈市場仍舊是只有日本市場比較賣得動。至于專業性照明,植物與農業照明(包含紫外線硬化)、冷凍柜照明等等,這些在2011上半年是較熱的LED照明品項類別。另外,LED產業也必須留意的重點是韓國廠商的崛起,韓國政府不但推出新LED照明規劃期望在2020年全國LED照明普及率提升至60%外,該國的的三星(Samsung)、LG,都推出自我品牌的LED照明產品,他們除了用自己集團的LED資源外,也外購國際大廠、臺灣與大陸廠商的LED來使用,目標是全球的LED照明市場,加上其通路優勢與品牌效應,想去挑戰前五大照明廠商廠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LEDinside觀點

      LEDinside觀察LED上下游廠商的狀況,在這波終端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以高功率照明為主的廠商,或者是高功率LED出貨比例較高的廠商(具備國際一線客戶資源,或者是擁有通路優勢、專利優勢,能夠布局國際市場者),有較高的毛利率與較穩定的出貨數字表現。而2011年來自不同應用終端市場的需求不振,供過于求的疑慮提前浮現。LEDinside認為供過于求的比率將逐漸擴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