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產量9.2萬臺,數控機床產量2.8萬臺,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世界行業排名從2002年的第36位躍升至2010年的第2位……如此優異的成績引人矚目。今年1—4月,沈陽機床集團更是實現了銷售收入58.8億元,同比增長33%,全年有望完成銷售收入180億元,比2008年凈增67億元。
“與大隈、森精機、德馬吉等世界機床巨頭企業相比,沈陽機床集團在銷售網絡、研發方向、贏利能力三個方面已形成了最強的競爭能力,特別是銷售體系已經領先了世界各機床企業。”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表示,今年,沈陽機床有望提前3年實現經營規模世界第一。
“既大又強,世界第一”,對于沈陽機床集團人來說,這個宏偉目標并非遙不可及。
轉型尋路高速成長
2004年底,沈陽機床集團全資并購了德國希斯公司,將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世界強手企業的商標品牌和研發制造能力的所有權整體納入企業體系當中。同年,沈陽機床集團完成了對我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一、曾有“金牌出口基地”美譽的云南機床的重組。次年9月,集團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署協議,正式收購其持有的昆明機床29%的股權,成為具有國內一流的大型精密機床的研發能力和制造技術昆明機床的第一大股東。
2010年,是沈陽機床集團的“成功轉型年”,兩大具有標志意義的轉型接連啟幕。一是在南京舉行的“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推出了“新五類”中高檔數控機床和自有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一是將普通機床逐漸“剝離”出去,委托給代工企業“貼牌制造”。
數據顯示,數控機床在我國出口機床中比重不足1%,占1/3左右。對此,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有著清醒的認識,“就沈陽機床集團而言,目前數控機床產量約占機床總產量的3成,而數控機床銷售收入卻占到普通機床銷售收入總額的6成左右,轉型已成沈陽機床做強做大必由之路。”
目前,沈陽機床集團的4S店、大客戶模式等服務模式成為國內首創,極大地拓展了占據世界機床半壁江山的中國市場;在技術創新方面,沈陽機床集團確定了智能化、客戶化方向,贏得了國內外機床工具用戶的好評;在贏利能力方面,沈陽機床集團正在進行生產方式的變革,一臺立加中心的生產速度已經從3個月生產一臺達到目前5天生產一臺,利潤率大大領先世界頂尖企業。
科學布局勇闖高端
“以技術創新支撐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以市場為導向、以自主技術為主導的產品結構調整,迅速擴大中高檔數控機床的生產規模,沈陽機床集團計劃用3年時間,使中高檔數控新產品達到百億規模,再造一個沈陽機床。”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雄心壯志。
他說,借此戰略之舉,沈陽機床集團將投入更多精力和智慧,集中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加快實現數控機床年產4萬臺的目標,在國際高端機床市場叫響“中國創造”,打破長期被西門子、發那克壟斷的中高端數控系統。為此,集團近年來每年都拿出四至五億元資金用于科技研發,每年都有一批全新的、服務于國家重點領域的高端產品問世。
以沈陽機床為依托籌建的“高檔數控機床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機床行業唯一設立在企業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與行業內企業和高校院所組建“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重點圍繞高速精密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開發、高速精密機床運動特性、高速精密機床切削工藝、數控系統應用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引領機床行業共同技術進步;瞄準國際市場需求,沈陽機床建立起以沈陽為主體,德國分中心、上海分中心為輔助的社會化、國際化研發體系;集團還承接了大量國家科研項目,不僅包含了863、973等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更涵蓋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這些課題的完成將突破一批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提高重大裝備核心技術水平。
以市場為導向,以自主創新為支撐,全面“殺進”世界中高檔數控機床及核心控制軟件領域,如今的沈陽機床集團正在探索一條具有中國機床企業特色的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