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潘家錚:中國要發展特高壓

時間:2011-07-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06年4月,潘家錚院士在小灣水電站考察。

2006年4月,潘家錚院士在小灣水電站考察。

2006年4月,潘家錚院士在小灣水電站考察。

●照片背后的故事

  多年來,我注重實地考察,身體力行。這張照片就是我考察時的留念。但隨著年齡增長,病魔纏身,現在只能住院接受治療,心里很不甘心。

  不久前,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親率國家能委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蒞臨中國電科院考察指導特高壓工作,并做了重要總結,這對推進特高壓工作將起重大作用,我深感欣慰。但我因生病住院,失去一次學習機會,很是遺憾。

  解放后,我國積弱積貧,科技和工業水平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才扭轉局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于基礎落后,差距巨大,許多關鍵科技未能突破,一些“命根子”還掌握在外國人手中,這是國家要強大、民族要振興的最大隱患,所以中央一再強調和緊抓經濟轉軌自主創新,意義重大。

  我國國情是幅員遼闊,能源蘊藏不均,和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不匹配,需要遠距離輸送平衡??陀^形勢促使我國輸電技術后來居上。我國已攻克了大量特高壓輸電的關鍵難題,占領了世界輸變電技術制高點。我國高壓輸變電設備的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在已建成的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中,設備國產化率達90%,直流示范工程中達67%,成為我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優勢產業。

  “十二五”是特高壓技術進一步全面提升的關鍵時期,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我國特高壓技術雖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仍有一些空白急需填補。特別在設備制造方面,特高壓交流設備中尚有部份組部件需在國際上采購配套。但我認為,只要國家支持,科研引導,工程推動,特高壓設備的全面國產化完全可以做到。

  總之,特高壓技術的領先突破將起到引領作用,帶動一大批產業升級、科技騰飛,其意義與影響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