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重型機械企業走向國際融入世界潮流

時間:2007-07-0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中國企業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必須實現國際化經營。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中國企業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必須實現國際化經營。 也許行業不同,產品不一,但是道理相通,經驗是可以借鑒的。從實際效果來看,代表了中國機械裝備制造能力的重型機械行業,無論市場、產品,亦或技術與管理理念,其國際化潮流漸濃,國際化痕跡日深。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汪建業指出:企業走向國際化是一個必然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必定經歷幾個階段,國際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中國重型機械工業近幾年發展呈現出兩個突出的特點,整體實力增強,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產品的技術、制造水平也有了很大進步。包括中信重機在內的排頭兵企業的競爭活力極大地帶動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總經理任沁新認為,企業國際化關鍵在于觀念。而技術層面的差距、資金等等并不是主要問題。 作為小批量、單件制造的產品,中國重機行業曾有一個傳統的不二法則:客戶需要的東西,一定要按照廠家的制造能力來滿足要求。我的標準就是你的需求。 任沁新執政之后的中信重機提出按客戶需求提供服務。客戶拿著歐美產品的標準來要求時,也必須按照需求來滿足。任沁新認為,歐美一些企業用了近百年的歷史來維護和貫徹的標準,保證了企業的盛譽,我們應該學習和遵守。 這是企業國際化的起點與開始。 對于國際合作,任沁新的觀點是:國內企業應該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提高自己的能力。對于一些企業擔心的合并與并購,中信重機的領導似乎沒有太多的顧慮,而始終保持了一種主動和自信。 任沁新認為,企業國際化有幾個進程:借船出海,參與國際分工;多方合作,分享全球資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國際化突圍。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堅守幾點:堅持發展主業,決不隨波逐流;合作以堅持發展自己為前提,做一個有分量的合作者;所有技改投資圍繞建立和形成不可替代優勢這樣的目標,成為一個有實力的競爭者。 重大決策沒有失誤,屬于自己的機遇都把握住了,是中信重機近幾年最好的表現和收獲。 善弈者,謀勢;不善者,謀子。這是弈棋之道,也是企業決勝市場之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