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機械零部件的發展路徑

時間:2011-06-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為了解決零部件落后的現狀,徐工機械、柳工、中聯重科等國內知名工程機械領軍企業開始加大零部件研發力度。

      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行業一直存在“大企業不愿干,小企業干不了”的特點。為了解決零部件落后的現狀,徐工機械、柳工、中聯重科等國內知名工程機械領軍企業開始加大零部件研發力度。

      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是工程機械產品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制約瓶頸,當工程機械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行業高技術的研究主要聚集在發動機、液壓、傳動和控制技術等關鍵零部件上。掌握和依托高質量的、有特色的關鍵零部件就成為制造商們謀求“一枝獨秀”的戰略之道。協會人士羅百輝表示,行業內整機企業應牽頭組建技術聯盟,對關鍵零部件進行技術攻關。通常,國內機械部件的發展路徑有以下三條。

      一是選擇合資。但合資并不一定能夠獲得關鍵技術,外資公司把多年潛心研究的機械技術成果,拱手讓給中方的情況鳳毛麟角。而且,在很多技術已被壟斷的格局之下,海外企業更不會把技術輸入中國。

      二是中國企業通過掌握海外工廠的控股權,以此提升技術能力。這類例子不乏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北京第一機床廠收購德國瓦德里西科堡公司、沈陽機床集團并購德國希斯等。但出手收購的中方公司,必須要經過多年發展,具備相應的資金和管理經驗才能成行。

      三是依靠自主研發。目前,專注于礦用設備制造的太原重工、研制發動機零部件的江淮動力、生產軸承的天馬股份、軸研科技等,都在不斷投入有技術含量的基礎件研發領域。

      除了一些專做零部件的企業外,整機制造企業也將目光放在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上。因為基礎部件的發展,不單關系到整機企業采購成本的降低,還體現在其他方面。

      基礎件的高端技術制造放在國內之后,為該零部件配套的大批設備和技術也會逐漸成熟。比如,柳工從海外引入“變速箱”公司合資生產后,為變速箱配套的一些國產鑄件和熱處理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