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汽研:純電動車換電模式缺乏可操作性

時間:2011-05-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家電網將純電動汽車重新定位在“換電為主”的商業模式。但在趙航看來,換電模式缺乏操作性。

      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被國家相關部門逐一會簽的關鍵階段,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下簡稱中汽研)主任趙航明確表示,一臺車備幾塊電池進行中轉的換電模式缺乏可操作性,已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

      近期,國家電網將純電動汽車重新定位在“換電為主”的商業模式。但在趙航看來,換電模式缺乏操作性。在這項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政策出臺前的研討中,中汽研已向相關部門提出相反意見,并已經向政府主管部門表達了此觀點。

      “我們認為,在純電動車應用的起步階段,一輛車還是應該一個電池,不宜采用更換模式。”趙航稱,這一擔心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一塊純電動車的電池的成本很高,而一輛車再備份3-5塊電池,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成本就太高了。不宜將有限的國家財政資金放在電池等某一項技術上面。

      其次,在實際應用中,也很難實現有效的周轉。因為有的電動車在跑,有的可能并沒有投入應用。

      第三方面,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國內將會有500萬輛電動車投入使用。私人用戶將是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主要人群。趙航認為,如果買一臺新車后,去周轉站換走一塊舊電池,用過之后發現問題,就容易產生糾紛。電池技術目前尚不成熟,這種周轉很容易出現問題。“就像我們換煤氣罐,如果應用之后發現電池已經有故障了,很難去鑒別負責,很難更換。”更為嚴重的是,如果電池技術升級換代,那么電池大批量更新淘汰的成本也很高。

      趙航稱,比較實際的應用辦法是,建立快速的充電站,一次充電15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事實上,自國家電網公布其智能充換電網絡運營模式基本思路之后,便引發了業界對這一模式的質疑之聲。其基本思路是,“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本月初國家電網已經與北汽、東風、一汽等國內汽車集團就換電模式達成初步共識。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