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綠色物流創新工程項目”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包括軍事物流專家王宗喜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王任享,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等在內的15名評審專家質詢和評議后表示,該項目成功應用我國自主建設的北斗衛星系統,將導航定位、實時數據采集和智能監控有機結合;突破了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送機改造技術瓶頸,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
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安裝在船上,不僅克服了船舶發動機“油改氣”中的技術難關,也能對船舶排放污染物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測。臺架試驗顯示,改造后的船舶平均節能率20%左右,發動機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6%,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82%,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21%,可吸入粉塵降低25%。
據介紹,船舶,尤其是長江流域的船舶一直是物流行業的能耗和排放“大戶”。這些船只以傳統柴油作為動力,不僅增加了能耗成本,也對長江的水質和空氣造成污染。以清潔能源——液化天然氣代替傳統的柴油,已成為業界共識。但是船舶發動機“油改氣”存在技術難關——如何保證氣體不外漏、汽缸中的氣壓保持安全數值、剩余氣量的實時監測、尋找最近的加氣站等。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功解決了這些難題。長航鳳凰“長訊三號”2500噸散貨船雙燃料實船航行在重慶段試驗成功,國家權威機構武漢水運行業能源利用檢測中心公布試驗數據顯示:“長訊三號”雙燃料系統平均替代率達到70%以上,平均替代比可達1∶1.05,試驗中各項熱工參數正常。項目主辦單位之一——長江航運集團表示,“長江綠色物流創新工程項目”評審完畢后,將對旗下的其他船舶進行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