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電纜產品高端供不應求低端過剩

時間:2011-05-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我國企業研制并成功應用于國內大型水電項目的“國產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通過成果鑒定,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但有專家表示,個體的突破,并不能掩蓋整個電纜行業的差距。

  日前,我國企業研制并成功應用于國內大型水電項目的“國產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通過成果鑒定,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但有專家表示,個體的突破,并不能掩蓋整個電纜行業的差距。

  500千伏電纜研發獲突破

  針對“國產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課題,清華大學教授盧強院士等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成果的研制和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因設計與研發空白,此前國內超高壓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市場一直被國外高壓電纜生產商壟斷,導致超高壓電纜市場價格畸高,售后服務延誤,為此我國每年需花大量外匯進口,以滿足國內電站建設需求。

  龍灘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和河北新寶豐電纜有限公司結合國內需要,開展專題研究并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式,研制成功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壓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

  項目組專家表示,國產化500千伏電纜自2008年8月首次在龍灘水電工程投運以來,至今已連續安全運行30個月。這使龍灘水電工程項目僅電纜項目的投資就節省約60%。這一成果打破了外國公司對我國市場的壟斷,顯著降低了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市場采購價格。

  據悉,該國產化電纜已陸續應用于山西軒崗火電廠、四川向家壩水電站、福建仙游抽水蓄能電站等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電纜行業低端產品過剩

  相關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我國220千伏超高壓電線電纜用量約為930千米,形成約23億元的市場空間;2009年,我國超高壓電纜的用量約為2500千米,形成約 50億元的市場空間。近兩年,年均增長都在20%以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有規模以上企業4290家。雖然企業數量眾多,但在電力電纜主要用戶的招標中能夠經常取得大定單的企業不多。

  據了解,我國的電線電纜工業相對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國產高壓交聯電纜已建立完善評價體系,多年的實際運行情況已經證明我國高壓電力電纜具有高穩定性。以我國現在的電纜市場行情、行業需求的發展趨勢來看,當務之急是提高電纜的科技含量,提高技術水平,實現產品結構的高端化。110千伏及以上的高壓交聯電纜是我國目前電線電纜的急需品種。

  國元證券的研究人員認為,電纜行業存在結構性過剩,但高端產品需求旺盛。電纜行業突出的矛盾在于產業集中度低,低端產品過剩。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中,最大的企業所占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2%。前十大電線電纜企業的產值合計僅占全行業的15%左右。因此,低端產品價格戰激烈。與此同時,具備110千伏電纜附件、220千伏 及以上高壓、超高壓電力電纜和電纜附件等產品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較少。

  近年來,我國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電力電纜的需求迅速增長,繼而引發了許多有實力的電纜企業爭相投資。業內人士稱,其利潤已經接近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電纜利潤的2倍。此外,特高壓電纜也是電纜企業研發的一個新方向。

  電纜原料及附件研發滯后

  目前,從整個行業來看,外資品牌在電線電纜高端市場仍處于領先地位。來自歐洲的耐克森、比瑞利以及來自日本的古河、住友、藤倉等都在我國線纜市場中占有不小份額,特別是在高端產品市場上的優勢明顯。

  國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生產高壓交聯聚乙烯電力電纜,目前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塑料和超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能夠達到500千伏以上的耐壓等級,技術非常成熟并建立了從聚乙烯基料、高壓交聯聚乙烯絕緣塑料到高壓交聯聚乙烯電纜的完整體系。

  相比之下,國內電纜行業在質量控制和人才儲備方面還與國外先進企業存在較大差距。很多電纜企業在熱衷于投建高壓電纜生產線的同時,卻還無法解決高壓電纜生產用超凈電纜料國產化的問題,而目前能生產高壓電纜附件的國內生產廠家屈指可數,研究高壓電纜系統及工程,以及完全滿足高壓電纜產品服務技術要求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同時,在電線電纜的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的電線電纜很少有企業涉足。

  由于超高壓電纜的原材料依賴進口,不僅不利于國內企業對超高壓電纜的質量控制,也為企業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增加了難度。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超高壓電纜的研制中,國內企業最為迫切突破的問題是,超高壓電纜附件的研制及生產問題。目前,我國國產高壓超高壓電纜附件一直落后于電纜本體。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