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風電風光不再 企業選擇悄然離開

時間:2011-04-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風電行業由于幾件事顯得風聲很緊。一是酒泉風電基地“2.24”風機脫網事故;二是正在醞釀出臺新的風電上網標準。兩件事看上去毫無關聯,但是后果影響卻都讓業內人士擔憂,風電行業可能面臨方向上的調整。

      風電行業由于幾件事顯得風聲很緊。一是酒泉風電基地“2.24”風機脫網事故;二是正在醞釀出臺新的風電上網標準。兩件事看上去毫無關聯,但是后果影響卻都讓業內人士擔憂,風電行業可能面臨方向上的調整。  

  “2.24”事故發生在甘肅酒泉風電基地,原因是橋西第一風電場35千伏電纜饋線電纜頭三相短路故障,結果導致近600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電力84萬千瓦。國家電監會成立事故調查組調查指出,該事故是近幾年中國風力發電發生的對電網影響最大的一起事故。  

  電監會對事故原因沒有直接說明,只是從設備制造商、風電場建設業主、電網及技術標準四方面,逐一列舉了四方存在的安全問題。這相當于各打幾十大板后,不了了之。  

  這并非中國第一起風電脫網事故,在2008年和去年,吉林也曾發生過兩次風電脫機事故。但是,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是國家能源局計劃打造的“風電三峽”之一,目前的一期裝機規模達500萬千瓦。受此次事故影響,“風電三峽”的其他項目暫時停止了審批。  

  業內人士指出,更重要的是,事故再次引發業內對中國風電的開發模式進行重新審視:“大規模、高集中”的開發模式和“大容量、高電壓、遠距離”的輸送模式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經濟性?  

  2005-2009年間,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以100%的增幅快速擴容,去年裝機容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但風電上網一直制約著中國風電發展。未來中國將從單純追求裝機容量向實現風電上網轉變。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施鵬飛就表示,今年風電裝機容量的增長肯定會放緩。 

  下游擴容需求不足,上游設備商大受影響。3月底,中國第一大風機生產商華銳風電為降低庫存水平,拒收美國超導提供的核心電氣部件。對此中金公司報告認為,此事件說明市場環境惡化程度不容小視。  

  令風電設備廠商們擔心的另一個動向,是由國網公司旗下的中國電力科學院主持起草的《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業內人士對此頗有看法,認為此標準并未尊重發電商和設備商的意見,“是電網企業利用話語權制定規則給風電發展設置障礙”。  

  這個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風電設備商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等技術要求,對于國內風機制造廠商來說形成很大壓力。該技術大多在GE、維斯塔斯等外資風電商手中,國內龍頭設備商如華銳、金風等近兩年才著手進行研發。如果強制要求實現低電壓穿越的話,這種高技術門檻將會淘汰一大批中小風電商。哈空調在2009年宣布開展風電領域研發活動后,于今年2月公開宣布退出風電行業。還有業內人士透露,“更多的企業選擇了悄悄離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