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風馳電掣”形容中國風電近年來的發展似乎毫不為過。從公開的數據看,“十一五”期間,我國風電裝機連續5年實現翻番,總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位。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認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速度之快世界矚目,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風電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中國風能協會發布的《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不包括我國臺灣地區)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2904臺,裝機容量18927.99兆瓦,同比增長73.3%;累計裝機容量達44733.29兆瓦,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 二是風電制造業發展迅猛。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資本投入,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不僅風電主機自主化研發取得豐碩成果,關鍵零部件生產也迅速擴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快速發展的行業使得一些擁有雄厚技術實力的風電裝備制造企業獲益頗豐。金風科技(002202,股吧)董事長武鋼告訴記者:“近年來,金風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在業內受到高度認可。金風科技已經完全具備自主研發能力,新開發出的2.5兆瓦直驅永磁機組,從樣機的運行情況來看,功率曲線和發電效率都非常好。”
在雄厚技術的支撐下,金風科技的訂單情況良好。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在手訂單總量為2760兆瓦,中標未簽訂正式合同訂單3820兆瓦,以上兩項合計為6580兆瓦。
據悉,目前風電裝備制造業正告別“散”和“亂”的狀態。一份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方電汽3家風機制造商新增市場份額總和達到56.8%,累計市場份額則為56%,與上年相比3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上升1.5%。這表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集中程度在提高,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這些都將為“十二五”中國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對于我國風電企業的技術實力,武鋼樂觀地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風機第一制造大國。國內風電行業產品技術和研發方面都有了很快的提升,產品質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上已經可以跟國內外同行業者進行競爭。”
武鋼敢于和國外風電裝備巨頭叫板的膽氣來自于中國風電行業目前所擁有的雄厚技術實力。
武鋼告訴記者,金風科技的研發是在堅持直驅永磁的先進技術路線的同時,開發多元化產品,滿足不同的細分市場需求。例如兆瓦級高海拔、低溫、低風速、海上風機的系列化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產品也受到了市場的歡迎。直驅永磁的技術路線本身就具有新一代風機的特點,結構簡單、無齒輪箱、免維護或少維護、耗材少、發電效率高、并網友好等,這些都經過了實踐驗證。”
在代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大功率風機方面,國內各大風電設備制造商都沒有閑著。華銳風電近期也推出了5兆瓦和6兆瓦大型風機,湘電股份5兆瓦風機也已下線,金風科技6兆瓦風機研發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對于未來發展,武鋼認為,到現在為止,風電并網和消納的問題比較突出,電網發展不配套的問題需要國家層面給予高度關注,通過國家政策指導,扶持大型風電企業,促進產業調整和健康發展,倡導行業要高度重視產品質量,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做大做強。通過解決風電并網和消納問題,真正實現讓風電等清潔能源進入到千家萬戶,實現2020年我國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15%的總戰略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