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截至北京時間20點,倫敦布倫特原油延續了昨日的升勢,上漲2.5%,至113.36美元。
16日,布倫特原油從三周最低水平反彈2%,漲到每桶110.65美元。
國際油價最近出現大幅度波動。埃及、利比亞的動蕩局勢在2月下旬曾刺激國際油價再創新高。紐約原油期貨當時自2008年以來首次沖破每桶100美元大關,被認為更能反映國際原油需求的倫敦布倫特期油價格則達到每桶110美元。直到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承諾,彌補所有來自利比亞的石油供應缺口,油價才有所回穩。
上周五開始,日本發生的嚴重地震和海嘯又讓市場擔心,能源進口大國日本在短期內的原油需求將減少,油價因此滑落。但隨著日本核危機擴大引發全球核電戰略重估,以及中東北非政局動蕩,油價又重拾升勢。
市場人士預計,日本災后重建和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增加,可能進一步推高市場油價。據推算,日本災后重建將使日本消耗原油量每天增加50萬桶。
而石油生產國利比亞局勢逆轉,卡扎菲重占上風。一些歐洲高級官員承認,卡扎菲可能在幾周之內就會取勝。利比亞的能源業在該國局勢恢復正常后將會如何?殼牌首席執行官Peter Voser表示,現在要讓他對此進行推測為時過早。
國際能源署(IEA)則表示,因為設施破壞及國際制裁,利比亞的原油出口可能停止工作好幾個月。
對石油市場來說,最重要的還不是利比亞的形勢,而是第一大石油生產國沙特門口正在升級的危機。
過去一個多月,沙特鄰國巴林的政治風波逐漸升級,爆發了大范圍抗議活動。上周日,抗議者們沖破警戒線,實際上控制了巴林首都麥納麥的大片區域。
巴林所處位置靠近沙特國內石油重鎮,也是世界最大的油田,而那里已經出現小規模的騷亂。沙特很擔心鄰國的騷亂會傳染到本國。
猶豫幾周后,沙特王室派出超過1000名士兵進入巴林,出兵幫助鄰國平叛。一批阿聯酋警員也在巴林國王的請求下來到巴林,協助執政當局維持治安。16日凌晨,政府軍和防暴警察用武力驅散了過去幾周一直在麥納麥市中心的珍珠廣場抗議示威的人群,巴林執政當局宣布宵禁令,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三個月。
“在日益動蕩的巴林,沙特所采取的試圖解決問題的這種方式,也有可能驅動風險。”JP摩根分析師Lawrence Eagles說。
目前油價距離2008年7月的前歷史最高點只差20%,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