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人物專訪 > 資訊詳情

機械行業需要“好鋼”—訪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

時間:2006-04-2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蔡惟慈告訴記者,“十一五”及2020年前機械工業年均增速仍將在12%至15%左右。

北京消息 (記者 袁小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發展跟蹤研究”課題組預測:二季度及全年鋼材產品總體上供大于求的態勢明顯,二季度及全年鋼材預測消費量分別為8023.10萬噸和30489.0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0.62%和10.18%。建筑和機械依舊是需求的主要拉動力量,大部分機械行業繼續保持穩步發展,但是增長勢頭有所減緩,而部分機械行業(比如工程機械)、汽車產量增長態勢疲軟。   鋼價的下跌,對其下游用鋼大戶———機械行業而言,帶來的究竟是怎樣的發展機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告訴記者,“十一五”及2020年前機械工業年均增速仍將在12%至15%左右,我們對機械工業今后的發展前途應充滿信心。   記者:機械工業已保持了連續三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呈現出的是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蔡惟慈:目前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機械工業已經由高速增長轉而進入穩定增長時期。今年1至5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1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與去年全年相比,也回落了9個百分點。我們預計,機械行業今后增速還可能繼續緩慢回落,而全年仍將達到約15%的增長。但我們測算后也認為,“十一五”及2020年前機械工業年均增速仍將在12%至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能源和環境約束趨強,機械企業效益大幅下滑。出口高速增長,并有望持續增長,機械工業的國際比較優勢正在逐漸顯現,但這一優勢的進一步發揮有賴于原材料行業的堅強支撐;國際產業轉移的加快,行業發展的主導權面臨考驗。在科學發展觀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指導下,國內用戶對裝備的要求全面提升,機械工業正面臨著結構優化和升級的空前機遇和強大壓力。 記者:機械行業主要包括六大行業:重型礦山機械行業、機床工具行業、石油通用設備及特種設備行業、電力設備行業、農用機械行業、工程機械行業。 這六個行業都能保持穩定增長嗎?   蔡惟慈:各行業發展呈現分化趨勢。以電工、重型礦山、石化通用為主的重大技術裝備和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高技術裝備制造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以汽車和工程機械為代表的交通運輸和施工機械裝備制造業則明顯降溫;而農機、食品包裝機械制造業則一改多年來相對沉悶的局面,出現了明顯回暖的態勢。   記者:如您所說,中國機械工業已經由高速增長轉而進入穩定增長時期,那么,進入新平臺后,機械工業用鋼需求上是否出現了新的變化。   蔡惟慈:總體趨勢上看,首先是單耗不斷下降。機械工業萬元產值鋼材平均耗用量不斷下降。據對原機械部系統內企業統計,2003年萬元產值平均耗鋼材進一步降為0.14噸,僅為1982年的15%,平均每年下降9.5%。 其次,鋼材需求總量在不斷增加。機械工業全行業2005年消耗鋼材約為5000萬噸左右。   再次,品種及性能要求不斷提高。與需求總量的增加相比,機械工業的發展對鋼材品種及性能的要求更為緊迫。隨著重大技術裝備的大型化、參數的極限化,需要開發更多具有耐高溫、高壓及耐輻射、腐蝕等性能要求的新品種鋼材。   近期來看,供求矛盾仍比較大,尤其是部分特種鋼材尤甚,像發電設備用管板材、汽車用鋼板、取向冷軋矽鋼片、模具用鋼材、鍛造用鋼材、軸承用鋼材等都是目前緊缺品種。   記者:作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您覺得機械行業與鋼鐵行業應該怎樣合作,兩大行業才能更好地實現共贏?   蔡惟慈:我想提幾點建議。對于機械工業企業,現在的重點應該是認清發展趨勢,加快轉變增長方式,積極極推進產品升級,淘汰落后產品,發展節能降耗產品,同時致力于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千方百計提高資源利用效益。一方面強化企業管理,堵塞跑冒滴漏,降低生產過程的資源消耗,另一方面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為富余能力尋求發展空間。   對于鋼鐵企業來說,需要加快短缺品種的開發和生產能力建設,為機械工業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從長遠著眼,提高開發能力,掌握機械產品所需關鍵鋼材品種的技術發展主動權,同時加快短線鋼材的技術改造,盡快提高其生產能力。   當然,機械企業與鋼鐵企業更需要加強長期合作,加強信息溝通,增進相互了解,擴大機械工業的鋼材需求大戶與有關鋼鐵企業之間互惠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包括新品研發、定點供應等,同時對短缺品種增加定點直供比重、減少中間環節、緩解漲價勢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