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平安回應“超人計劃”:唯有“綜合金融”戰略

時間:2011-04-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盡管目前尚未公布明確的重組方案,業內普遍預期:兩行整合,將為平安綜合金融布局再落“關鍵一子”。

      來自保監會的官方消息顯示,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日前獲準增加注冊資本金至120億元―――這是平安產險繼2009年年底增資至60億元之后,又一次大幅度的增資行動,增資幅度高達100%,為歷次增資之最高。

  在業內看來,這一巨額增資行為,與中國平安近年來產險業績的超常規增長不無干系,業務的快速擴張,必定會帶來資本金的必要補充和及時輸血;另據平安內部人士透露,此時增資,是中國平安為超越自身原有規劃而做出的必要準備。

  在中國平安的一份內部報告中,平安再次明確了綜合金融戰略規劃:未來5年,以壽險和產險為主的保險業務,要為集團提供“持續的利潤增長”,早在2007年回歸A股時,產壽險定位則是集團“業務主體”;未來3至10年,以銀行和資產管理,要成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未來5至15年,新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擴大范圍,包括消費信貸、企業年金、新型健康險業務、新渠道和第三方資產管理業務。

  “我們沒有所謂的‘超人計劃’,只有一個既定、清晰明確的戰略規劃,那就是‘綜合金融’,因此中國平安一直在做的,是不斷地超越自我。”中國平安向本報首度回應坊間流傳的“超人計劃”,并明確表態,從原來經營一家區域性銀行,到實現平安銀行的跨區經營,再到投資像深發展這樣一家全國性的商業銀行,進而推進未來銀行業務的整合工作,綜合金融戰略下,中國平安沒有先例可以仿效,即便產、壽險業務,中國平安依然堅持差異化的經營策略,目的不是為了超越對手,而是為了實現對自身的超越,以適應新的戰略定位。

  產險“翻倍”增資

  資本金60億元,增資規模達到60億元,對一家企業而言,如此基數上的“翻倍”增資,并不多見。

  歷史數據顯示,成立之初的平安產險,注冊資本金為16億元,2006年、2008年、2009年分別增資14億元、10億元、20億元,此次獲準增資60億元,總資本金躍增至120億元;此外,2009年、2010年分別發行20億元、25億元次級債;截至目前,平安產險股本達120億元、次級債45億元。

  在業內看來,這在客觀上將大幅提高平安產險的資本實力、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并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未來5年產險要為集團提供“持續的利潤增長”,有了一個更堅實的實現平臺。

  2009年年末,全年保費突破300億元的平安產險,同比增速高達43.86%,市場份額躍居行業第二位,超越中國太保;最新數據顯示,延續上年業務強勁增長勢頭,平安產險上半年實現報表保費收入299.75億元,增速高達60%以上;多位分析人士稱,去年來兩度刷新車險“理賠時限”的服務承諾以及綜合金融戰略下交叉銷售和新渠道業務利潤貢獻的逐步顯效,是其業績超常規增長的主要動因。

  難以回避的差距“但無論是保險業務,還是其他非保險業務,與很多同業競爭對手相比,我們的差距依然明顯。”中國平安高層坦言。

  作為國內產險市場的“領頭羊”,同時也是中國平安最龐大的競爭對手,中國人保在網點布局、財產險重大項目的核保技能上,占據絕對優勢:目前人保財險擁有遍布全國城鄉的機構網絡,含1萬多個機構網點,320多個地(市)級承保、理賠/客服和財務中心;在船舶貨運險、責任信用險、能源及航空航天險、農村保險等非壽險業務領域,擁有行業領先的承保技術,并占據相當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平安產險的分銷網絡,目前僅分布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40家分公司的1885個三四級機構。

  壽險業務方面,根據保監會公布的今年1~5月全國各地原保費收入,平安人壽在4大直轄市、5大計劃單列市等重點城市中,優勢明顯,但與中國人壽的差距依然懸殊,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上半年原保費收入分別為1929.99億元和904.96億元。

  除此之外,長期以來穩居國內壽險市場“頭把交椅”的中國人壽,憑借遍布全國的網點布局和龐大的銷售隊伍,目前銷售網絡已覆蓋國內絕大部分城市和鄉鎮;相比之下,平安人壽僅僅是2007年開始推行“二元化”發展戰略,著力挖掘有潛力的縣域保險市場。

  基于和壽險共同的“以城市為中心”這一經營戰略以及未來5年為集團提供“持續的利潤增長”的戰略定位,平安產險2009~2010年的重頭任務,即是優化組織架構,重點充實三四級機構的資源配備,在業內看來,平安產險此時巨額增資,是謂應勢而生。

  專注綜合金融

  自6月30日起停牌至今的中國平安和深發展,緣起“平安銀行與深發展整合的重大無先例資產重組事項”―――盡管目前尚未公布明確的重組方案,業內普遍預期:兩行整合,將為平安綜合金融布局再落“關鍵一子”。

  “收購深發展,是平安金控集團正式形成的一個重要標志,自此,保險、銀行、資產管理三駕馬車將進入并駕齊驅的階段。”國泰君安分析師彭玉龍稱,這標志著中國平安的金控集團,進入了名副其實的階段。

  事實上,47萬平安壽險營銷人員置身其中的“交叉銷售”,不僅帶來了平安產險保費收入的連年躍升,更助推了銀行業務的快速增長。2009年中報已經顯示,平安銀行信用卡累計流通卡量突破200萬張,2009年上半年67%的新發信用卡,來自交叉銷售的貢獻;2009年年報顯示,平安銀行新增信用卡的56.5%、產險業務保費收入的14.5%,均來自交叉銷售。

  顯然,“平深戀”范本的順利成行,正在加速實現中國平安的“綜合金融夢”。按照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的構想,這種以資本為紐帶、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的合作,其最大可能,是將深發展的網絡優勢與中國平安的客戶群優勢、多元渠道優勢及后臺整合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最終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個性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從客戶需求看,隨經濟發展和個人財富增加,消費者已不再滿足單一形態的金融服務,潛在的綜合性理財需求,前景十分廣闊,不同金融產品之間的互為代理和交叉銷售,必定是一個大趨勢。”馬明哲稱。方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