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完美收官讓大家對2011年的發展充滿信息和期待,然而,從2011年1季度的發展情況來看,情況也并不如想像的那般樂觀。
日本地震對中國市場的巨大影響逐步顯現
發生在3月11日的日本9級強震重創了日本汽車業,全球幾大車商及零部件供應商生產鏈陷入癱瘓,繼而讓全球的汽車工業受到零部件產品供貨吃緊、停產等。然而,地震所帶來的影響遠超過人們的預料。豐田、本田、日產等企業工廠復產日期一再推遲,由于日本的零部件供應不上,地震的影響甚至已經波及與日本有供求關系的北美汽車企業。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減產已然成為現實,有預計稱,此次強震將使全球汽車產量在兩個月后減少約30%。盡管目前市場上車輛和零部件的庫存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在采訪中,多家日本在華合資企業及日系車品牌的經銷商表示,這個時間可能只有一星期,4月,生產將面臨“斷糧”的危險。
地震不僅重創了日本汽車業,對中國市場的巨大影響也逐步顯現,且并不止于對日系進口車的影響。在本田、豐田、日產宣布工廠停產之后,三大品牌在國內的合資企業也陸續向媒體和消費者表示,由于庫存充足,生產和銷售短時間內不存在問題。而隨著日本工廠復產計劃的推遲,合資企業也開始擔憂未來數月的生產是否正常。
我國從日本進口的零部件包括傳動系統、車身及其附件、發動機零部件、發動機整機、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行駛系統、汽車電子電器和半掛車及其零部件等,其中大部分均為汽車核心部件。據悉,在華日系車零部件庫存只能支撐到3月底或4月初,如果日本工廠不盡快恢復生產,合資企業將“斷糧”。相關企業目前正對面臨的問題進行評估。廣汽本田副總經理郁俊3月25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廣汽本田的各款產品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但是還會有部分部件來自于日本,所以我們現在確認到4月初,我們的生產是不受影響的,進一步其他方面目前還在評估之中。”
錦湖事件 問題輪胎何其多
“3.15”打假,錦湖輪胎爆出在制造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錦湖近日宣布召回所有問題輪胎,成為國內第一個宣布召回的輪胎廠家。錦湖輪胎事件是國內問題零部件的一個代表。現在我國對整車召回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但對于零部件的召回,這次錦湖輪胎事件應該是開了先河。
輪胎鼓包、爆胎等問題在汽車類的投訴中經常可見。鄧先生的投訴可謂極具代表性。鄧先生的車僅行駛了4000多公里,就發現右前輪胎出現鼓包,另外兩只輪胎也有凹陷。輪胎廠商自己的鑒定人員草草觀察了一下輪胎表面,就得出了結論:簾線斷裂是由于使用不當造成,接頭位置鼓包屬正常現象,不影響使用。
錦湖輪胎質量問題的曝光引起社會各界輿論的廣泛討論,雖說錦湖方面已承諾將在短期內將天津工廠生產的相關輪胎召回,但召回細則卻遲遲不肯“露面”。盡管錦湖通過央視某欄目向大家公開道歉并承諾全部召回,但這場風波對車主造成的影響卻很難平息。畢竟,輪胎做為汽車關鍵零部件之一且涉及生命安全問題,不免讓人膽戰心驚難以接受。
有關日本地震及錦湖風波目前還在繼續,而日本地震給中國汽車零部件業造成的影響也仍然在蔓延,國內很多汽車廠商因為零部件短缺而造成停產,這勢必會給中國的汽車工業造成一定的打擊。通過此類事件也凸顯出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在關鍵零部件上的缺失,未來國內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還要更加注重關鍵零部件產品的研發,在技術上實現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