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媒體上班的李娜新買了一輛豐田雅力士,剛開始她并沒有在意新車的保養和美容,于是在地墊和車膜、擋泥板的價位選擇上都訂成了中檔,即便如此花費也在一千多元,雖然錢花出去了,可這里面到底有多少技術含量李娜卻知之甚少。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汽車的保養與維修被稱為汽車后市場,因為缺少相應的規范和標準,許多第一次購車者都和李娜一樣,不知道如何對愛車進行裝飾和美容,無奈之下,只能到專業店多花幾個錢。
新車主霧里看花難辨真假
汽車市場上第一次購車的消費者,由于缺乏相關汽車美容知識,對品牌的認識度相對較低,從而為汽車美容養護留下諸多盲點。汽車美容市場上的商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同樣一個車型的同一配件,會有不同牌子、價格相差懸殊,新車主難免會一頭霧水。李娜的愛車在貼膜后一個星期就出現起泡和翹邊現象,而鋪的腳墊也出現異味,在找到汽車美容店時,給出的答復是貼膜后短時期內不正確洗車造成,對方不同意重貼和賠償。而此時,李娜又拿不出相應的證據,來證明車膜是假冒偽劣產品。
無獨有偶,市民張強給自己的吉利熊貓選了一款500多元的CD,在出現問題時對方聲稱,車主本身選的價位就是低檔商品,有點瑕疵是正常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汽車后市場包括,美容護理用品、汽車環保產品、汽車內飾、汽車外飾、影音設備、安全防盜、汽車電器、汽車電子、汽車通訊、汽車改裝、改裝車、野外用品、潤滑油、汽車護理及供應品、汽車安全科技及儀器、汽車業相關產品及服務等。而配件也有幾十個品種,因為較之正品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消費者又缺乏識別能力,于是越來越多的不法商販加入到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隊伍中,在汽車后市場大行其道。
選擇保養車主艱難決擇
蘭州豐田豐易達店銷售人員崔志敏告訴記者,雖然汽車銷量猛增但大部分消費者是第一次購車,于是車主都會非常珍愛自己的第一臺車,從而為專業、規范的汽車美容服務機構提供了大量市場,同時也讓不少商家紛至沓來,街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汽車裝飾和美容店,而里面五花八門的產品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缺少常識的車主只能任憑商家推介顯得尤為被動。
已經開了十幾年奧迪的林凱告訴記者,目前,汽車美容市場相對比較混亂,車主還沒有成熟的汽車美容消費意識,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挑選產品,上當受騙現象屢見不鮮。
汽車美容市場前景廣闊
一汽大眾的銷售經理萬迎香告訴記者,在一些成熟的國際化汽車市場中,汽車業50%至60%的利潤來自于汽車后市場,而汽車美容養護業利潤已占到整個汽車后市場利潤的80%左右。目前蘭州汽車美容業在40%左右的可觀利潤下,也是如春筍一般迅速崛起。
有業內人士拿這樣一個公式來計算其利潤,一輛中檔轎車每年用在裝飾美容上的費用就可達5000元至6000元。目前蘭州的汽車飽有量已經逼近40萬輛,而且每天還有300余輛新車上路,可見汽車美容市場的前景何等廣闊。由于汽車配件規范標準的缺失,車主們期待汽車后市場行業新標準,讓其作為判斷的參考和消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