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科學家計劃用蜂群機器人在火星洞穴探尋生命

時間:2011-03-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科學家認為采用像蜜蜂一樣的自治微型機器人群是對火星洞穴進行勘測的最佳策略,并有望能夠發現火星洞穴中神秘生命。

日前,科學家認為采用像蜜蜂一樣的自治微型機器人群是對火星洞穴進行勘測的最佳策略,并有望能夠發現火星洞穴中神秘生命。

火星大氣層甲烷跟蹤分析顯示未被發現的活躍性——潛伏在火星表面之下的地質學或者生物學跡象。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工程師阿倫-基斯迪(Aron Kisdi)說:“火星表面之下存在著令科學家感興趣的事物,我們只需要找到它。”

發表在3月3日《宇航學報》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搜索是對近期發現的幾處火星新洞穴的最佳勘測方式,可實現最大化搜尋范圍和最小化搜索時間。2007年,美國宇航局“奧德賽”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發現7處較大的洞穴,由于它較大、較深,無法使探測器進入進行勘測。同時,奧德賽探測器的分辨率不適合于洞穴勘測,僅適用于較小的洞穴。

基斯迪說:“我們派遣機器人在火星進行勘測已有多年,但我們僅能觀測到小部分火星區域。”對于這種蜂群式機器人搜索策略,他計劃使用一種滾動、跳躍式機器人——“Jollbot”。火星登陸器可釋放40-60個小型機器人自治隨意地在火星表面搜尋洞穴,其方法與蜜蜂尋找蜂巢十分相似。

當小型機器人通過感受溫差發現洞穴時,將以捷徑路線返回登陸器,無線上傳洞穴的坐標和溫度。之后,它檢測其它蜂群機器人反饋至登陸器的信息資料,從而確定是否開始新的探索,或者勘測其它機器人已探索過的洞穴。如果機器人能現場勘測到重要信息,將上傳給登陸器并開始信息處理。

經過幾次反復,研究人員提出了一致意見:要么派遣足夠數量的機器人尋找較好的勘測地點,并將相關信息上傳至任務控制中心,要么就是對既定地點直接深入勘測。基斯迪稱,這種簡單的策略可使蜂群機器人使用主要動力進行移動,而不是運行程序,同時這種機器人制造成本低廉。如果損失了一個機器人,但這項搜尋工作卻并未終止。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計劃科學管理員大衛-貝蒂(David Beaty)說:“機器人勘測火星表面非常棘手的是如何為機器人提供動力,火星表面與地球大陸表面相似,從一個洞穴旅行至另一個洞穴會相隔數百公里。”

貝蒂并不清楚當前美國宇航局所開發的任何蜂群機器人搜尋項目,但他指出如果基斯迪搜尋計劃中的機器人可持續長時間運行,且靈活移動,那么這項計劃則具有可行性。在基斯迪的這項模擬中,50個蜂群機器人在5天內可覆蓋搜索300平方米范圍。其搜索范圍可通過增加更多的機器人和更長的搜尋距離得到拓展。

基斯迪說:“我計劃下一步升級機器人的硬件系統,我將繼續堅持這一勘測策略,直至實現火星探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