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陶瓷工業園區是在內地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依托中部地區材料、市場、交通、人力資源等自身優勢建設起來的專業園區。目前,以“建陶航母”新中源為首的16家陶瓷及配套企業已經落地,共簽約陶瓷生產線56條,總投資50億元以上,現在包括新中源、富得在內的5家陶瓷企業共9條生產線投產。今年,可望再建成12條生產線。其中,河南省金雞山建材有限公司年產1680萬平方米高檔建筑陶瓷項目,總投資6億元,建設8條生產線,主要產品有外墻磚、琉璃瓦、釉面磚等高檔建筑瓷磚。該項目去年7月8日開工奠基,計劃2012年12月份8條生產線全部建成投產。目前項目一期兩條生產線正在建設,已完成投資1.2億元。預計今年兩條生產線可投產,并可再開工建設兩條生產線。該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安排2400人就業。
“這條路是我們進料用的路,以現在的建設速度,20天內完成硬化應該沒有問題吧?”3月8日,在山城區石林陶瓷工業園區,河南省金雞山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文源左手拿著圖紙,右手指著一條正在修建的道路,問施工負責人。當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張文源叮囑了幾句,又向辦公樓的施工現場走去。
像往常一樣,每天早上7點鐘,張文源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在工地例行巡視。他說:“每一個施工環節,每一個施工細節,我都會仔細查看一遍,這樣做一是掌握施工的進度,二是盡量節約由于施工出現差錯,需要返工而耽誤的時間。”同行的園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張文源每天都在工地臨時搭建的板房內打地鋪。記者隨張文源走進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鋪設線路和焊接鋼架。張文源撿起地上的一塊鋼板,說:“為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建設車間用的鋼材都是我們自己跑到鄭州買的,現在6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和烘干車間的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建好,15天之內辦公樓就可以完工了。”
當記者正想問生產設備是否都已經到位的時候,張文源的手機突然響了,只聽見他說:“好,好,最遲后天到鶴壁是嗎?可以……”掛了電話,張文源說:“我們的壓磚機明后天就能到,到之后生產設備就齊了。我計劃兩個月之內把窯爐建好,將生產設備安裝好,確保‘五一’一條生產線點火,今年兩條生產線投產。”
巡視完施工現場之后,回到工地臨時的辦公室,張文源招呼大家坐在沙發上,感慨道:“我整個一顆心,都撲在了項目建設上,從項目施工建設、進材料、定設備,心里都得有一本賬。還好有園區和政府部門的支持,幫助我們辦理了環評、土地審批等各項手續,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加快項目施工進度,早日建成投產是張文源心里最急切的事情。“鶴壁有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區位優勢也逐漸凸顯,政府和有關部門為我們企業項目建設提供了非常貼心的服務,我對投資前景十分樂觀,對項目建成投產之后的銷售,信心也是百分之百!加快項目建設,盡快產生效益,是企業眼下最迫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