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日本大地震在全球資本市場繼續釋放影響。位于“震中”的日本股市所受沖擊自然最大,當日,日經指數暴跌,創出去年11月4日以來最低水平;出于對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狀況的擔憂,橡膠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走低;而避險情緒升溫則使得黃金的投資“避風港”作用再次凸顯。
未來,隨著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壞情況逐漸清晰,全球市場注定將繼續作出反應。
日經股指暴跌6%
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壞,對日本股市投資者的心理打擊巨大。14日開盤后,因為對日本經濟及企業業績前景持悲觀態度,外國投資者大量拋售日本上市公司股票。日經股指早盤低開2%以上,并在幾分鐘之內迅速跌破萬點大關。盤中日經股指一度下跌至9600點,尾盤收于9620.49點,大幅下跌6.18%。這也是日股近兩年多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當天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升至81∶1水平,日元升值將影響日本出口企業業績,進一步對東京股市大盤造成壓力。
亞太其它股市漲跌各半。其中,上周末受日本大地震影響“跳水”的滬深A股,昨日止跌企穩,上證綜指尾市以紅盤報收,漲3.83點。專家認為,這次自然災害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心理層面,在短期波動之后,滬深A股將繼續按照原有的態勢運行。
上周五,紐約股市未受到日本地震的明顯沖擊,三大股指在前一交易日大跌后反彈幅度超過0.5%。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日本的地震對于美國以及世界經濟的影響有限;而另一方面,美國當天公布的零售數據提振了市場情緒。
值得關注的是,為緩解震災造成的金融市場資金不足,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14日宣布將向金融市場注入18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81.9日元)資金,創歷史最高紀錄,同時還將基準利率維持在零至0.1%的水平。
需求減少拖累膠價
日本大地震也沖擊著國內外期貨市場。自1月底以來飆升不止的國際油價顯著回落;小麥和玉米期價也分別跌至多日來的低點;由日本把握定價權的日本橡膠期貨,則成為價格下滑幅度最大的大宗商品。專家認為,鑒于本次地震的規模空前,大宗商品期價何時能重返上行通道仍有待觀察。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橡膠市場的定價中心。受地震影響最大的本州島遍布著眾多汽車巨頭的廠房,而日本三大汽車公司豐田、本田和日產均在昨日宣布停產。受此影響,東京商品交易所橡膠期貨昨日早盤就暫停交易,因許多的近月合約價格開盤暴跌而觸及跌停板。到記者發稿時的19:19,電子盤中日本橡膠的跌幅高達11%。專家認為,由于短期內日本進口需求減少,預計橡膠價格只有向下尋求支撐,但隨著災后重建的開展,長期看,橡膠價格有望上行。
14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表現低迷,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主要上市商品漲跌互現。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橡膠期貨全線下挫,主力合約均處于6%的跌停狀態。
由于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出于同樣的擔心,國際油價上周五下跌,紐約油價盤中一度跌破每桶100美元,最終收于每桶101.16美元。到記者發稿時止,國際油價的電子盤報價為99.38美元,又下跌1.76%。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鋼鐵生產國和第一大鋼鐵出口國,包括新日鐵在內的5家鋼廠因地震停產,也使得國際鐵礦石需求下降2100萬噸,短期內價格有望加速下跌。
投資者擔心日本強震后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國際小麥期貨上周五大跌2.9%。但這并未影響我國小麥高位運行態勢,小麥主要地區現貨價格保持穩中有漲局面。
催生黃金短期行情
由于日本地震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國際金價受到提振大幅回升。上周五,國際金價呈現一輪反彈行情。紐約金價收于每盎司1421.8美元,上漲9.3美元。到記者發稿時止,電子盤中金價報收于1427.5美元,上漲0.4%。
14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各合約全線飄紅收高,主力合約小幅跳空高開最終收紅。數據顯示,最為活躍的6月份合約報收于每克301.26元,上漲1.38元,漲幅0.46%。
有分析師認為,日本是亞洲除中國之外較大的黃金市場,地震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將導致一定量的避險資金進入黃金市場。目前,黃金的基本面沒有太大的改變,地震這一突發性事件,可能催生黃金上漲的短期行情。
縱觀近期黃金走勢,可以看到,隨著中東北非局勢以及日本大地震等突發因素影響,國際金價上下翻飛,3月份以來,已兩次刷新歷史最高價,但立即又快速下跌。在價格動蕩中,專家建議,“炒金”要注意兩大風險,一是金市大資金快進快出導致金價劇烈波動的風險,二是要規避“地下炒金”沉渣泛起的風險。在投資機會把握上,不妨多關注“跌”出來的機會,而不是盲目追高。
在和國際金價息息相關的外匯市場上,日元表現強勁。因為日本災后重建過程將令國際市場上大量日元回流國內,日元需求大增,導致日元匯率出現反彈。上周五,日元對美元和瑞士法郎匯率分別上漲約1.5%和1%。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為支持抗災將在更長的時期內延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因此日元也面臨著中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