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自兩個月前卸任后,首次就“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涉及的能源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從8.3%到11.4%再到15%,5年一跨越。”張國寶說,著力調整能源結構,這些指標是約束性指標,必須要完成的。
過去5年,我國迅速成為世界能源大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均躍居世界第一,供應能力顯著增強,能源結構明顯優化,新能源迅猛發展。
張國寶說,未來10年我國將致力于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重,使我國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目前的僅為8.3%,提高至2015年的11.4%,再到2020年實現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15%。
數據顯示,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到去年底超過9.5億千瓦,“十一五”期間就擴建了4.45億千瓦,幾乎是過去55年裝機容量的總和。
問題是,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十分突出。張國寶說,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多個百分點,而石油、天然氣和核電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因此說,中國應努力增加清潔能源的比重。
作為11.4%這個目標數字的參與制定者,張國寶認為這個約束性指標經過努力可以完成,途徑是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積極發展水電、核電,同時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增加清潔能源比重的同時,要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張國寶說。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據能源管理部門測算,到2015年末應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左右。
據張國寶介紹,201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為32億噸標準煤,2015年若控制在40億噸標煤,則年均增長速度為4.24%,相較于7%的GDP增速目標,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能源領域自身的節能潛力很大。例如,減少線損、減少發電廠用電率、提高煤礦和油田回采率等。”張國寶說,“十二五”還將重點在潔凈煤、煉油、火電、核電以及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工作。
過去5年,中國淘汰了7200多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相當于一個英國或韓國全國的裝機容量。保障能源供應安全也是“十二五”能源發展重要任務。張國寶特別提到,最近的中東變局迅速提高了國際油價,再次敲響了能源安全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