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內國際棉價持續攀升刺激下,多數品種進口棉價已經突破每噸4萬元。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7日答記者問時表示,出于對世界農產品市場價格穩定的保護,中國將不會大幅增加一些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的進口。
棉花價格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呈現上揚的態勢,去年9月份棉價突破了2萬元大關,創下了15年以來的新高。3月7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為31005元/噸,漲92元/噸,在ICE期貨強勢上漲的刺激下進口棉中國主港報價繼續上漲7美分,遠期裝運的澳棉和巴西棉上漲了4-5美分,多數品種折人民幣到岸價突破4萬元/噸。
據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分析,目前國際棉花價格持續攀升主要原因是,棉花的產需缺口較大,目前我國產需缺口達400萬噸以上,推動進口棉價上漲。
陳德銘昨天稱,中國將不會大幅增加棉花的進口。“棉花200多萬噸以內是一個稅率,超過這個要提高進口稅率。這不僅是要保護國內的棉花生產,也是保護世界棉花市場價格的穩定。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的企業如果在國際上大量采購,也會造成國際上大宗原料價格的大幅度波動。”他表示。
事實上,我國早已經大幅度提高了棉花進口數量。數據顯示,05/06年我國棉花進口達到近幾年峰值,為420萬噸,09/10年為410萬噸,10/11年度為380萬噸,同年全球貿易量分別為980萬噸,770萬噸,800萬噸,中國進口額近幾年已經占到全球貿易量的一半。
據了解,2011年棉花進口配額已經發放至企業,包括89.4萬噸進口關稅配額和170萬噸滑準稅配額,比去年同期增加70萬噸。專家分析,我國棉花進口除了國家的進口配額外,剩下均為企業進口行為,而目前每噸3萬至4萬元的棉價,企業也難以承擔。
據馬文峰透露,進口棉價回落與否取決于中國產需缺口情況,預計國內棉價回落要等到今年秋天新棉上市以后,同時進口棉價也會隨之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