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三關在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橫渠村“破繭而出”。三關人對自己的產品有著與時俱進的詮釋:柜靠門把關,門靠鎖把關,全靠人把關。其實,這樣的三關是把產品的每一個細節提升到了關乎企業生存的高度,靠質量生存,靠質量贏得市場。那么,30年來,三關保險柜又走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員工自覺搞好質量
作為山西省安防行業起步最早、規模最大、信譽最好的民營優秀名牌企業,山西三關安防設備有限公司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
史建峰是三關質檢部的一名質檢員。一次,有客戶打電話反映,其購買的一臺保險柜“表面有小顆粒,不光滑”。史建峰感覺很奇怪,后經檢查發現,原來是保險柜在噴漆后空氣中有灰塵粒所致。于是,一份“工序流轉卡”在三關“上崗了”。這張小小的卡片在產品生產各環節的實施工序間流轉,對生產過程的質量進行監控。而每道工序都要進行“三檢”,即先由生產工人自檢、互檢,并在“工序流轉卡”上簽名確認產品合格后,轉入專檢程序。生產工人每天都要填寫“工序流轉卡”,將各種質量數據及時反饋到質檢部;質檢部通過數據的分析處理發出各種作業指導,同時還針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尋找原因并擬定出解決對策,避免相同或類似問題再發生。
這樣做的結果是,工人的產品質量觀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不再被動生產,而是主動自覺地搞好質量,并提出更合理的工藝。產品質量必須由每道工序保證,本工序問題必須在本工序內解決,絕不讓不合格產品流入下道工序,把質量問題控制在產品形成之前。
三關還特別注重質量指標的完成。他們將質量指標分解得很細,落實到每道工序和每個人。在三關的質量圖表上,廢品率不是以百分之幾表示,而是以百分之零點幾表示,長遠目標是零。2010年,三關的安防產品一次交驗合格率和出廠入庫合格率分別達到99.2%和100%,產品的返修率為0.1%。
“對于產品質量,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調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它還包括我們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執行力、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等多方面。這些軟實力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是質量管理的重點和精髓。質量意識應該深入企業的血脈,應該溶入每一個員工的心中。”對于產品品質,80后質檢員史建峰有其獨到的理解。
技術創新成為常態
自主創新能力為三關注入了不竭的發展活力。三關安防產品以前是以機械技術為主,現在則是以高科技的機械為主和信息化技術為核心。從單純的保險柜、保險箱,發展到如今的金融系統專用(金庫門、聯動門、保險柜等)、軍用警用礦山專用(槍彈柜、雷管柜、炸藥庫門等)、民用辦公場所專用、出口防盜保險柜系統4大系列30個品種的科技電子產品。
說起安防產品,公司總經理李月桂如數家珍。她介紹,目前最易與保險柜混淆的類似產品是保管箱。市面上銷售的保管箱有相當一部分屬半鋼產品,這是因為半鋼保管箱的生產成本要比全鋼保險柜低很多,其防盜安全性能也與保險柜相差懸殊。而三關生產的保險柜(箱)全部是采用一定厚度的優質鋼板制造而成,其中,柜體使用的鋼板厚度為5mm~6mm,門板厚度達8mm~12mm。“當然,企業要做大、做強,關鍵還在于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這兩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因為技術轉化成功與否關鍵看產品質量能否達到預期的標準要求。”這位女企業家說出了自己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番見解。
為此,三關集團加強了對企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更新企業設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特別是在研發機械安防新產品的同時,注重門禁控制系統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
物資部李忠非常熱心于公司現有產品的革新和改進。早在幾年前,他就組織相關人士研發保險柜門禁控制系統,此后又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對保險柜門禁控制系統進行改造和升級。鎖架是保險柜產品的心臟,最近他研發的保險柜三方位鎖架已列入計劃批量投產。此外,三關還將保險柜的門軸由外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