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物與物之間的聯網。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發展而來的,在互聯網上主體是人,而物聯網則是擴展到了人類生活中具體的物,諸如,一輛汽車、一張床、一個微波爐甚至一間房屋。任何一個物體都可以涵蓋在這張網中,從而實現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達到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與管理該物體的目的。
物聯網核心技術之一即RFID無線射頻技術,這是一種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此技術也就是實現物與物之間信息交流的關鍵所在。RFID技術在諸多領域均有應用,國內外也都在關注物聯網的發展,尤其是RFID技術應用問題。但是近些年來,RFID一直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究其根源仍在于成本問題。RFID技術不僅本身成本較高,且其投入應用又需要一整套相關設備的配合,無疑進一步增加了成本。這成了很多行業根本無力承受之重。
RFID的停滯不前使得很多人看到了二維碼應用的無限市場前景。作為一種條碼技術的進步成果,二維碼實現了橫縱兩個維度的信息存儲,不但加大了信息存儲量也豐富了信息存儲類型,二維碼雖然在信息量及讀取效率等方面難與RFID相提并論,但出于其低廉的成本和靈活的應用,使得二維碼一時間成為市場的新寵兒,大有取代RFID之勢,因此有人認為RFID與二維碼之間存在著市場生存博弈。
二維碼與RFID有著共通之處,他們都可以作為物品標簽發揮作用,使物體信息得以整合管理。同時又都有著各自的利弊,但這并不意味著二者存在生存博弈。二維碼世界網的CMO蔡磊就曾表示:“二維碼與RFID在物聯網世界中其實是一對很好的兄弟,他們各有各的精彩,二維碼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RFID則彌補著二維碼的不足。甚至雙劍合璧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上網成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必需,走到哪上到哪,隨時隨地開啟線上生活。但繁瑣的網址卻成了讓人頭痛的一道坎,二維碼的應用恰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用戶只需通過手機攝像頭對準二維碼一拍便可以得到相關網站的鏈接,進而快速登錄網站。此應用與SNS、LBS相結合可以更好的提高用戶體驗,真正做到隨時隨地上網,打通線上與線下生活。而對于RFID而言,他的優勢便在于遠程讀取數據,并可以實現多件物體信息同時讀取及多次讀取,識讀范圍大,應對惡劣環境能力強。非常適合應用于比較龐大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上,通過RFID系統,整個產品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均被置于嚴密的監控和管理之下,同樣在粉塵、污染、寒冷、炎熱等惡劣環境中,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的運用也才方顯英雄本色。這樣的應用充分發揮了各自技術特點,可以說二者在不同的應用中有著不可替換性。當下二維碼的主要應用亮點便是與互聯網相結合,通過消費者的主動識別推進市場運作。而RFID則更傾向于高端技術領域,首先成本上可以忽略,同時滿足相關領域更高的技術需求。在某些應用行業應用中還可以做到雙劍合璧,各自發揮應有的作用,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交通系統,二維碼同射頻技術共存,既實現了遠程監控又可以方便市民解決自身交通問題。
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中嵌協會正著手準備在3月27日開展以“RFID”為主要內容的”嵌入式與物聯網”主題論壇,中嵌協會、中國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柏斯維強調,“希望可以通過不斷開展這樣的物聯網主題論壇更好的推動物聯網及相關行業的發展。無論是二維碼還是射頻技術都是對行業發展有幫助的,既然有幫助就應該大力挖掘它們的市場潛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些組織的推動下,二維碼、RFID的前方必將是一片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