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建設如火如荼,特高壓在試驗線路后擱置,兩者對比呈現出一慢一快的局面。特高壓建設不能等同于高鐵建設,雖然都屬于基礎設施投資,然而電網建設除了設備層面的要求外,系統運行與控制層面要求更高,需要慎重考量。電力系統作為世界上最龐大與復雜的人工系統,在目前電能不可大量存儲,要求發電與用電時時平衡的情形下,負荷端每一次投切瞬間,都會引起遠方的發電機組的電樞磁場的變化。大電網在處理擾動、動作和故障時,都要正確動作,否則面臨的就是系統解裂、崩潰和停電的局面。正是出于以上安全穩定運行原因,同時在工程投資經濟性、必要性、合理性的權衡下,特高壓的建設曾經或者正在遭遇各方質疑。
盡管如此,推動力方面似乎聲音更加嘹亮且迫不及待。高舉提高新能源接入、推動國內成就一批世界級電設廠家、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的旗幟,特高壓示范線路投運驗收沉寂一段時間之后,隨著著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到來,電網公司政治周期的更迭臨近,南北兩大電網公司的暗中較勁,新能源尤其是風電電網接入和消納矛盾的加劇,西部能源開發后送出需求的產生等諸多合力下,這股催生之力暗潮涌動,能量不斷積蓄增大。
近期特高壓動作頻繁,尤其值得注意
2011年1月26日,±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作啟動動員會由特高壓建設部在北京組織召開。國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舒印彪出席會議并講話。接著重點媒體輿論開路,2011年2月28日,《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特高壓,破解電網瓶頸的鑰匙》,同時配發兩院院士潘家錚《輸煤輸電不是零和關系》的評論文章。
罕見的首次以近一個整版的篇幅為特高壓打氣,深刻預示著特高壓建設序幕即將開啟。一向保守的,以安全穩定為重的我國電網,將迎來一場技術風險極高改變我國能源與電網結構的革命。
在可承擔的政策風險下,建議采用主題投資的策略
特高壓勢在必行,然而其巨大的技術風險和支持政策的連貫性與可持續性也是需要慎重考慮因素。在愿承擔這種風險下,由于特高壓設備參與廠家的確定和可列,同時考慮到各主要廠家和電網公司的關系密切、電網公司會采用一貫的找平衡的方式對待參與競標廠家。然而,我們可以把握的是產品層面的需求量,可以根據直流、交流、一次、二次不同分類,以及相應的細分產品參與廠家來確定投資標的。我們強烈建議采用按產品分類的主題投資的策略進行資產配置。具體地說,一次設備投資推薦特變電工、平高電氣;二次設備投資推薦國電南瑞、許繼電氣;直流設備投資推薦中國西電、許繼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