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產區展開勞動力之爭
自從佛山陶瓷開始生產那一刻起,就注定在全國將會展開一場陶瓷行業人才搶奪戰。近兩年,全國各地陶瓷產區四起,佛山陶瓷行業上至高層管理人員,下至生產一線員工,都成為各產區爭奪的對象。新年“用工荒”來臨,各產區之間的勞動力之爭不斷上演。
佛山:最缺搬運工
記者在佛山產區了解到,雖然眾多企業都表示自身的開工情況良好,并沒有出現嚴重的招工難現象。但就目前整體情況的不斷惡化,陶瓷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于一線生產工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陶瓷行業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據佛山市載龍陶瓷總經理陳志強介紹,目前佛山陶瓷行業的缺口還是集中于車間的底層人員,其中瓷磚搬運工是目前缺口最大的崗位之一。搬運工因為工作環境差,體力消耗大,所以一直對勞務者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隨著50、60年代人的漸漸老去,80后的一代正慢慢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力,而80后一代更多的是追求生活品質,自身也有許多自己的想法,毫不夸張地說,80后寧愿“死”在寫字樓或商場里,也不愿活在工廠里。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搬運 工的月薪 已經漲到3000-3500元,由于搬運工是按件數來計算工資的,如果工人勤快一點的話,甚至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的月薪?!奔词谷缃竦陌徇\工工資待遇可觀,但現階段還是少有人問津。
潮州:企業過半停工
據記者了解,作為廣東另外一個陶瓷的重要產區——潮州,在本次的用工荒浪潮中幾乎被完全沖垮,眾多陶瓷企業近乎停產待業。其中日用陶瓷的缺工情況最為嚴重,這些陶瓷企業不得不把工資和待遇標準提高,據悉,2010年潮州日用瓷工人工資普遍已經上調了幾次,其中一家日用陶瓷企業2011年1月以來上漲了15%,普通工人的月薪已經達到2000元,不少老總表示漲工資是為了讓回家過年的員工過完年還能回來上班,承諾開春后工資還會再上漲,誰料,如今開工多日仍然未見農民工歸位的勢頭。
淄博:勞工外流嚴重
淄博陶瓷產區同樣遭遇到“用工荒”的沖擊,據記者了解,當地某陶瓷企業公司員工的缺口超過了100人,讓該企業的運作基本停滯了。據當地的行業人士介紹,淄博建陶企業接近30-40%是外來打工者,這些員工主要來自河南、河北、安徽等地。但這些地方都已經大規模地上馬自己的生產基地,其中河南、河北等地尤為突出,因此,在薪資待遇差不多的情況下,就使得很多當地的務工人員選擇留在當地就業。加上去年淄博因為煤氣發生爐發生爆炸,淄博政府對建陶行業的整合致工廠先后停產數次,有一兩個月處于歇業狀態,使得工人賺不到錢回家過節。
醴陵:用工受制于年齡層
“招聘熟練工人,1200-1800元每月,公司提供食宿……”日前,湖南省株洲市醴陵華聯瓷業股份有限公司廠區門口,招聘信息引得不少人圍觀。華聯瓷業行政辦石主任說,該公司目前有近400名工人的缺口。“我們現在的外貿訂單已排到了6月,公司計劃近期再上一條新生產線,工人尤其是熟練工缺口大?!?nbsp;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瓷城醴陵處處可見這樣的招聘廣告,不過應聘者卻不多。醴陵市陶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醴陵市企業發展促進局局長李志龍表示,隨著去年11月以來外貿需求回暖,醴陵市陶瓷企業全線開工,產業工人不足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相對于日用陶瓷而言,電瓷企業對用工荒的感受更強烈。醴陵市電瓷電器商會副會長陳又得說,“電瓷工業勞動強度相對較大,60后、70后一代的產業工人年齡逐漸增大,而80后、90后選擇更多,無論是工資因素還是其他原因,他們都不太愿意從事一線生產。”
政府立場一手抓招聘會,一手抓維權
開年后這場“用工荒”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為了緩解“用工荒“問題,不僅是企業主動出擊到勞動力輸出大省挖農民工,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據記者了解到,從2月上旬至4月上旬,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2011年“南粵春暖”就業服務月勞動力與企業用工對接活動,包括各類專場招聘會、勞務對接合作、校企合作交流以及企業用工信息發布等系列活動。據了解,這些活動將發動省內5萬家企業參加,提供200萬個工作崗位,以緩解企業招工難和留人難的問題。
而高安的陶瓷產業已成為高安市的拳頭產業,今年該產區的勞動力流失量之大也是近年來最猛烈的。因此,高安市人民政府近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以表示政府對抗擊“用工荒”的決心。據了解,高安市政府要求相關部門:一要精心組織春季招聘會,促進農民工與園區企業協商對接;二是及時將用工企業的缺工情況、招工信息在人事網及其各鄉鎮和市區求職中介發布;三是加強部門聯動,將企業用工任務分解到市直部門和單位;四是依法保障權益,督促企業規范用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欠薪保障金、欠薪預警等長效機制。
陶企搶工“三板斧”
“月入3000元以上,買五險,每月休假4天,包食宿并提供夫妻房……”,在各個產區的許多陶瓷企業的招工啟事上,工人福利的說明越來越詳細?!坝霉せ摹爆F象的出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訂單的增多,陶企用工的缺口似乎越來越大。粥多僧少,面對著來到家門口的工人,如何把其請入家中,陶企可謂各施其法。一場企業之間的勞動力之爭已經大張旗鼓地敲響。
高薪搶人
年前,農民工整理行裝,踏上歸途回家過年;年后,農民工再次背起行囊,踏上火車進城務工。這就是農民工年復一年的生活。離鄉背井,遠離親人,“候鳥”般的農民工進城打工,就是為了尋求富裕門路。掙錢自然成為許多農民工主要的或者唯一的愿望。
據佛山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數據顯示,節后回流佛山的外省人員達444214人,其中,新民工數45643人。然而,這與企業計劃新招收的158689人仍有很大差距。如此之大的勞工缺口不得不使陶衛企業緊張起來,對企業來說,不管老板是否樂意,加薪已是搶人的“第一板斧”,是順應市場之舉。面對已經來到廠門口的勞工,企業更是不會放過,高工資、高福利、降低用工門檻等等,只要是基本條件符合,就會把人“搶進來”再說。
除了“守株待兔”,許多企業為解用工短缺的燃眉之急,一早就開始了“主動出擊”。各個產區周邊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都能看到許多企業高舉招工牌的畫面。這些企業一般都不是農民工熟悉的企業,在人頭涌涌的現場,面對同行的競爭,為了吸引農民工,招工牌上標注極具誘惑力的工資價碼自然必不可少。
溫情感人
近幾年,“用工荒”風潮頻襲珠三角、長三角等勞工需求量較大的地區,經一事長一智,許多陶衛企業為了解決用工難及留工難問題,紛紛對農民工打出了溫情牌。
陶瓷衛浴制造企業的生產工作環境較差一直為各界所詬病,為此,有企業便在改善工作環境上“做文章”。許多公司投入不少資金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排放、加強車間的通風等,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員工自然愿意留下來。工作環境改善之后,企業開始在生活環境下功夫,一棟棟設施齊全、裝修一新的宿舍樓,完善的生活配套,設置大量的夫妻房以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向心力?!坝布睂嵙μ嵘螅髽I又開始在人文關懷等“軟件”上加大力度。年前,“用工荒”的苗頭起來之后,一些企業就開啟了應對之策。春節返鄉難是農民工最為揪心的一件事,年前一些企業通過包車的形式免費送農民工回家過年,年后又統一包車接回工廠。更有甚者,在過年期間,由企業高層組成的慰問團,去到農民工較集中地區登門拜年。
種種溫柔攻勢讓農民工們感動不已。在這種攻勢下,農民工自然會選擇留在企業。然而,溫情牌打出還有一個更大的效用。由于農村具有以血緣、地緣為傳導機制的特點,逢年過節,走鄉串戶談論工作、生活,因此具有一定“口碑”的企業非常容易讓農民青睞,企業再通過“介紹員工入廠有獎”的激勵政策,讓招工不再艱難。
愿景留人
據國家統計局監測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全國農民工總數達2.42億人。其中外出就業1.53億人,本地非農就業0.89億人。據了解,在外出就業的1.53億人中,約有1億人是1980 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近日,從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的一份新生代農民調查報告顯示,從打工動機上看,新生代農民工中有 42.3%是為尋找發展機會;從工作穩定性看,新生代農民工平均每年變換工作0.26次。調查報告的作者中國工運研究所所長呂國良說,新生代農民工更希望在就業地成家立業,更希望享有與城市人一樣的社會保障和工作尊嚴。他們不想像父輩一樣再回到家鄉,他們的訴求與自己的特點也相吻合。
農民工流動性大、熟手難招難留是陶衛企業的一大煩惱。記者走訪多家企業時聽到最多的聲音是:“現在的80后、90后工人很難管理,稍有不如意就拍拍屁股走人。”時代在改變,農民工的觀念也在改變。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的程度遠遠高于上一輩,躁動、不安分具有時代特征,除了對薪資待遇提出更高要求以外,對自身的發展前景尤為關注。為迎合這一變化,許多企業開始行動起來,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上升空間,開展職業培訓等,此外,為吸引和留住員工,員工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在當地購房可享受申請無息貸款,讓農民工看到落地生根,改變命運的機會。
經銷商也遇“用工荒”
除企業外,目前陶瓷經銷商們也陷入了“用工荒”。記者走訪廣州各大建材市場時發現,不少店鋪張貼了招工啟事,有些招工啟事的日期還是去年10月份。商家們紛紛表示這次的“人才缺失”來勢兇猛,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春節后“慣例性”跳槽高峰期導致那么簡單。制造企業的擴張生產以及商業項目的開工建設導致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經銷商們“招兵買馬”難上加難。據了解,目前銷售人員和設計師需求量最大?!翱春脠F隊的人!”成為商家的共識。但盡管用工缺失,商家還是對求職者提出一定要求,堅持寧缺毋濫。
后記
年復一年的“用工荒”讓我們看到,新生代農民工不像父輩那樣單純為了養家糊口而進城打工,而是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和尋求改變命運的機會,利益訴求呈現多元化。他們不愿意過“年輕在城市,年老回農村;工作在城市,保障靠農村”的“候鳥生活”;不愿意拋棄年邁的父母、稚嫩的兒女背井離鄉。企業若不想用工“慌”,應當更多地正視農民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