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解讀國防科技大學“機器人文化節”關鍵詞

時間:2011-03-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0年歲末,國防科技大學第9屆“機器人文化節”落下帷幕。一年中,該校各學院先后舉辦了10多個各具特色的文化節,“文化節”成為該校學員關注的熱點。

      2010年歲末,國防科技大學第9屆“機器人文化節”落下帷幕。一年中,該校各學院先后舉辦了10多個各具特色的文化節,“文化節”成為該校學員關注的熱點。

  “文化節”給人才培養帶來了什么?請看記者解讀“機器人文化節”。

  關鍵詞之一:創新

  創新,是校園文化節的永恒主題。

  當文化節成為校園常態時,如何在校園文化節中體現創新精神,發揮文化節的育人功能?承辦該屆“機器人文化節”的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學員四隊在學院機關和學員大隊黨委的指導下,結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從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出發,精心設計文化節的各項活動。

  文化節少不了各種競賽活動。在籌備階段,全隊開動腦筋,提議了10多個競賽方案,由本科學員組成的“機器人文化節”組委會以文化節“領略科技魅力,激發創新思維”主題為衡量標準,最終確定開展擂臺機器人比賽、虛擬儀器設計大賽、智能車競賽、金屬工藝大比武和校園紅歌會等五項競賽。

  虛擬儀器設計是今年的新項目,這個學員創新實踐的新平臺吸引了來自各學院的58支隊伍參賽。學員們發揮奇思妙想,充分展現突出的創新能力和扎實的文化底蘊,作品“狙擊手定位系統”、“隱形哨兵”等創意還受到了學校領導和專家的關注。

  關鍵詞之二:成長

  90后大學生關注什么?需要什么?

  本屆“機器人文化節”籌備階段,學員大隊黨委和四隊黨支部認識到,文化節將吸引全校近千名學員參與競賽,參與活動的觀眾更是包含了全校幾乎全部本科學員,充分發揮好文化節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將助力學員快速成長。

  于是,他們邀請多所高校知名教授作客文化節,給學員們創造與大師面對面思想碰撞的機會。結合即將舉辦的全國智能車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虛擬儀器大賽等,把文化節變成學員們練兵實踐的演兵場,優秀作品還被推薦參加全國和湖南省的競賽。

  文化節組委會主席,學員安邦掰起手指告訴記者,“要想在文化節的各種競賽中拿獎,得有比較強的思維創新能力、動手能力、應用專業軟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而負責組織工作的學員至少還得有出色的策劃研究分析能力和宣傳溝通能力。”

  關鍵詞之三:協作

  舉辦這樣一次大型的科技文化活動,學員們能從中收獲什么?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個關鍵詞是:團隊協作。

  學員馮春妮負責“機器人文化節”自主創新成果展。她告訴記者,展出的作品有50多件,展板300多塊,整個展覽占地2500平米。需要統籌規劃整個展覽設計,全隊146名同學利用周末全體出動,擔任講解員的學員更是夜以繼日地背解說詞、練動作。

  參賽的學員也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虛擬儀器設計大賽作品——“狙擊手定位系統”是通過檢測狙擊槍聲到達各傳感器節點的時間來計算開槍位置,開發難度大,需要進行海量編程,其間有組員畏難準備放棄,在組長徐瑤的鼓勵下,最終堅持完成了作品并獲得專業組一等獎。

  第9屆“機器人文化節”持續時間1個多月,大型活動就有七八個之多,從策劃、聯系到活動組織、協調,都需要隊干部和學員群策群力,這讓學員們在活動中強化了協作意識。該院政治部主任葉城山說,通過舉辦“機器人文化節”,進一步激發了學員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精神,把創先爭優活動落到了實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