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聚焦發展中的中國國產變頻器(4)

時間:2006-04-28

來源:控制與傳動

導語:如何提高國產低壓變頻器的質量一直以來是擺在廠家面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 如何提高國產低壓變頻器的質量一直以來是擺在廠家面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經過幾年的競爭,2005年的國產變頻器質量的進步是可喜的,而保證質量與發展品牌之間的必然聯系也成為眾多廠商所關注的問題。 市場整合   國產變頻器廠商確實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通過市場的整合能否將國產變頻器做大做強?   森蘭:2005年對于國產變頻器來說是整合之年,但是我認為雙方應根據發展的需要,在保證各自優勢獨立的基礎上進行強強聯合、優劣互補,這種整合就是良性的,就能將國產變頻器做大做強。   多年來中國實踐證明,在“市場換技術、品牌換資金”的思路下引進的外資中,盡管我們也獲得了不少未知的技術,但這些技術大多是二流的,而真正的核心技術中國市場無論如何放開,也無法通過引進獲得,更重要的是,引進的技術幾乎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存在著嚴重的不可持續性。盡管我們也融得了不少資金,但這些控股資金大多會讓我們的民族品牌束之高閣,最終銷聲匿跡。目前變頻器行業發生的一些重大并購事件在我看來是對國產品牌某種意義上的削弱,值得深思。所以只有通過良性的市場整合才能促進國產變頻器的發展。   康沃:2005年國內變頻器行業企業之間的資本整合已經開始進行了。市場殘酷競爭和用戶日益增強的對產品性能和價格要求給大批中小型變頻器廠商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這樣的形勢下,競爭能力薄弱的廠家勢必遭到淘汰,而有發展潛力的、有實力有技術、有市場優勢的企業會逐漸做強,也會運用資本優勢迅速擴大。這種以資本為紐帶的市場行業整合是變頻器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目前有不少國外廠商及大公司對中國的能源市場非常感興趣,06年企業兼并重組只會越演越烈。   英威騰:在國產變頻器的發展過程中,每個生產廠商的生存都很艱難,所以會在價格、市場策略等方面想方設法打開道路,在這種前提下,我認為通過有效或互補性的整合是可以促進這個市場的發展的,但是無意義的整合或兼并對企業的發展并無意義,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   普傳:變頻器在中國有20多年的生產歷史,原國家計委等4部委確定29家企業,但發展不平衡,特別是沿海地區發展很快,現今市場和國內其他工控行業一樣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市場整合是國產變頻器做大做強的一個戰略,我們看到,05年已有業內企業走這條路,另外國外品牌并購國內廠家也是發展的一個方向。普傳科技做為業內有電機設計制造基礎的電源——變頻器制造商將繼續和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   格立特:市場整合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變頻器行業也不例外。國產變頻器的整合,以充分發揮各自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市場營銷優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有利于國產變頻器做大做強。我認為,國產變頻器再經過1~2年的發展,必然會出現重新洗牌和整合的結果。   微能:我認為通過大家的共同不懈地努力,低壓變頻器行業中的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抗衡局面一定會很快到來。   日業:一個公司能否提供完善的服務體系,能否把產品質量和性能做得更好,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市場的占有率。現在是百舸爭流,難免會出現一些非善意的競爭,直接受害的還是用戶,無法提供全方面的服務,無法提供技術質量保障都將成為國產變頻器整體發展的阻礙。如果市場可以適度的整合,把國產變頻器企業做成幾艘大的航空母艦,這樣就會有足夠的資金和足夠的人才來共同維護和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可以維護市場規則讓用戶得到性能價格優越的產品的同時也得到全方面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