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節能提效居能源戰略之首

時間:2011-03-02

來源:廣州博瑋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導語:新興能源被賦予搶占未來戰略制高點的重任,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月28日在北京發布。《報告》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表述為“科學、綠色、低碳”,將節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列為能源戰略之首,提出我國必須確立“人均能耗應控制在顯著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戰略思想。

  

  “中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是中國工程院于2008年1月啟動的。據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介紹,項目設節能、煤炭、油氣、核能、電力、可再生能源6個課題組和項目綜合組,在研究過程中又增設了能源“天花板”、環境、潔凈煤、氫能等相關專題研究組,共有40多位院士、100多位專家和大型能源企業領導參加研究工作。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必須“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就能源而言,‘十五’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10年增長2.2倍,對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我國GDP目前占世界生產總值不到10%,但能源消耗已經高于20%,能源排放的污染氣體居世界首位,溫室氣體占世界總量的25%,GDP的能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都過高。我國煤炭的年產量已達30億噸,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學產能的要求,多半產能達不到安全生產和保護環境、生態的國際標準。資源和環境代價過重、結構不良、效率偏低和能源安全是我國能源存在的主要問題。”《報告》認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可表述為“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其基本思想可概括為:加快調控轉型,強化節能優先,實行總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優化多元結構,實現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引領,體系經濟高效。

  《報告》將我國幾種高耗能產品2009年與2000年的產量進行了對比,進而指出,我國高能耗產業已進入飽和期。現有產能可滿足每年完成25—30億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積、10萬公里公路、7000公里高速公路、6000公里鐵路、1500公里高速鐵路和改建新建20個機場,已經超出合理建設規模的需求。高能耗產業不應也不可能持續高速增長。

  《報告》分析,如果我國在2020年單產能耗比2005年降44%,2030年單產能耗比2005年降68%,那時仍比日、歐的能耗強度高一倍,而今后發達國家的能源強度將繼續明顯下降。“我國從人均4000美元發展到2萬美元,不能長期依靠初級生產力要素的投入,而要轉變到注重質量、效益,創新驅動、內需驅動、健康消費的科學發展軌道上來。”

  節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是能源戰略之首。《報告》強調,對我國這個人口多、人均資源短缺的國家,必須確立“人均能耗應控制在顯著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戰略思想。美國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5%,卻消耗世界每年能源總量的20%,這樣的人均能耗是不可取的。

  《報告》認為,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掌握在40億噸標準煤是一個合適的控制目標。按2010年能源消費總量32.5億噸標煤、“十二五”平均GDP年增長8%、實現五年能源強度下降16%計算,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即是40億噸標煤。16%的節能降耗目標相對保守,實際執行仍然有比較大的提高空間。如果GDP增長速度達到9%,則需適當加大節能力度(能源強度下降19%),仍可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煤。實際上,如果工作做得好,“十二五”能源強度再下降20%也是可能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