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已經完成,待相關部門審議通過后,將于近期對外發布。”
日前,中電聯副秘書長、行業發展規劃部主任歐陽昌裕,在出席“首屆電力行業競爭情報報告會”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會加快綠色發電的發展,新能源發電設備將實現自主化。
水電將獲優先發展
據介紹,“十二五”電力發展的思路是: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今后每五,年煤電發電比重將降低4~5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2020年之后迎來大發展。
歐陽昌裕表示,基于現階段成本及資源等特點,水電將會被放在“十二五”電力發展的第一位。據了解,“十二五”水電開發將會繼續加快開發長江上游、烏江、南盤江紅水河、黃河中下游及北干流、湘西、閩浙贛和東北等7個水電基地,盡早開發完畢。
根據規劃,2015年全國常規水電裝機預計為2.84億千瓦左右,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預計達3.3億千瓦左右。抽水蓄能電站規劃裝機容量4000萬千萬左右,2020年6000萬千萬左右。
與此同時,“十二五”期間國家對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東北的部分地區,嚴格控制煤電發展,煤電開發不斷向中西部移動。我國將重點開發山西、陜北、寧東、準格爾、鄂爾多斯、錫盟、呼盟、霍林河、寶清、哈密、準東、伊犁、淮南、彬長、隴東、貴州等大型煤電基地,今后大型煤電基地將成為電力主要來源。
歐陽昌裕指出,“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煤電開工規模3億千瓦,2015年煤電裝機預計達到9.3億千瓦,2020年裝機將在11.6億千瓦左右。
核電裝機逐年增加
歐陽昌裕指出,“十二五”期間,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核電方面,到2015年,我國將形成“東中部核電帶”,即在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沿海省區加快發展核電;穩步推進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吉林等中部省份內陸核電項目。
據介紹,到2015年,我國核電裝機將達4300萬千瓦。此外,中電聯在“十二五”規劃中建議,到2020年核電規劃裝機容量為9000萬千瓦。據統計,截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核電累計裝機達到1016萬千瓦,在我國總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態勢。
此外,“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重點在“三北”地區規劃和建設大型和特大型風電場。依據規劃,2015年和2020年風電規劃容量分別為1億千瓦和1.8億千瓦。不過,歐陽昌裕也特別強調指出,歐陽昌裕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也會適當控制風電高速發展的節奏。
太陽能方面,“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在甘肅敦煌、青海柴達木盆地和西藏拉薩建設大型并網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示范項目,在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地選擇荒漠、戈壁、荒灘等空閑土地,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到2015年太陽能發電規劃容量200萬千瓦左右,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規劃容量將達到2000萬千瓦。
重點裝備將出鼓勵政策
歐陽昌裕表示,“十二五”期間,電力工業將會繼續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智能電網建設計劃將會更加強調新能源、電動汽車等發展內容。
據了解,根據電力“十二五”規劃,2015年,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交流電網將形成“三縱三橫”網架結構,建成錦屏—江蘇、溪洛渡—浙江、哈密—河南、寧東—浙江等交直流輸電工程,將西部、北部大型能源基地電力送至華北、華東、華中負荷中心。建成青藏直流聯網工程,實現西藏電網與西北電網聯網,滿足西藏供電要求。
歐陽昌裕說,未來幾年,電力工業將會格外注重行業自主創新發展,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二代加核電技術等,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歐陽昌裕表示,依據電力“十二五”規劃內容,今后我國將會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著力促進電力設備產業的技術升級改造。為此,相關部門將會出臺重點裝備鼓勵政策等,促進行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