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稱近日,韓國多家儲蓄銀行因流動資金不足,先后被勒令暫停營業,其中包括當地資產規模最大的儲蓄銀行—釜山儲蓄銀行。消息引起民眾恐慌,存戶擁至銀行提款,繼而出現擠提風潮。由于被停業的儲蓄銀行資產占韓國金融機構總資產僅屬輕微比重,料對整體銀行業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但是次事件揭露當地金融監管不足,以及信息欠缺透明度等問題。
共有8家韓國儲蓄銀行停業,個中原因跟銀行過度參與房地產融資項目有莫大關系。韓國樓市自2000年起開展升勢,誘使儲蓄銀行大量參與房地產貸款業務,相關貸款條件亦相當寬松。以釜山儲蓄銀行為例,房地產貸款占其貸款總額逾70%。08年金融危機以后,韓國樓市步入衰退,樓價持續下調,至今仍較高位跌近20%。樓市低迷導致貸款違約率攀升,銀行財政漸趨惡化。據調查,受貸款壞賬急增拖累,先前停業的大田聯合儲蓄銀行去年底資本充足率更降至負3.18%,遠低于韓國金融委員會設定的1%下限。
雖然多家儲蓄銀行近期相繼停業,但儲蓄銀行并非韓國核心金融機構,對整體銀行業未至于有構成嚴重影響。據韓國儲蓄銀行聯會統計,現時當地共有105家儲蓄銀行,截至去年底,有關存戶達430萬人,涉及存款約680億美元。韓國金融委員會數據顯示,受影響的8家儲蓄銀行總資產約110億美元,占當地儲蓄銀行資產近15%。不過,截至去年9月,整體儲蓄銀行業資產仍僅占南韓金融機構總資產約3%。現時,南韓銀行業的壞賬比率仍處偏低水平,去年12月壞賬率為1.9%,其中樓宇按揭貸款的壞賬率更低見0.5%。所以是次事件料對當地金融體系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