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1年嵌入式系統市場在物聯網中的機會

時間:2011-03-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物聯網的興起不僅為整個電子產業帶來無窮的想象空間和數不清的全新商業機遇,而且很可能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產業生態和運營格局。

      物聯網的興起不僅為整個電子產業帶來無窮的想象空間和數不清的全新商業機遇,而且很可能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產業生態和運營格局。做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嵌入式系統市場將在2011年看到哪些新機會?中國的廣大制造商又該如何把握這一機遇呢?

  針對這些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中國嵌入式系統奠基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何立民教授即將親臨IIC-CHINA2011春季展嵌入式設計論壇,與大家分享他對物聯網時代嵌入式應用的一些獨到見解,并與現場觀眾展開互動。以下是展前專訪:

  您覺得2011年發展空間或潛力最大的嵌入式應用市場是什么?

  何立民教授:嵌入式系統有無限大的應用領域,在任何一個具體應用領域中,嵌入式系統都會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具體發展空間的大小與具體環境有關。目前,嵌入式應用市場的最大空間是物聯網,物聯網所到之處都有嵌入式系統。

  絕大多數半導體集成電路元器件都會進入到嵌入式應用市場。隨著嵌入式應用系統的SoC化,大部分半導體元器件與軟件會以IP化方式進入到嵌入式應用市場。嵌入式系統應用將從基于半導體元器件的應用轉向基于軟、硬件平臺的應用。即在一個通用的軟硬件平臺基礎上開發出個性化產品。

  您覺得什么是物聯網?它將為目前的嵌入式系統市場帶來哪些新機會?

  何:物聯網不是概念炒作,也不是互聯網的延伸。物聯網是互聯網與嵌入式系統在高級階段的交叉融合。上世紀70年代微處理器誕生后,便出現了通用計算機與嵌入式計算機(嵌入式系統)的兩大分支。隨后,嵌入式系統走上了單片機的獨立發展道路。在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后,單片機完成了從單機物聯、局域物聯網、以太網的普遍接入。當嵌入式系統的單機物聯、局域物聯與互聯網相融合,便形成了物聯網。因此,物聯網有成熟的物聯技術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有自身的市場發展規律,在多學科支持下,有很強的創業能力。

  物聯網是在一個大概念網羅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科技。政府的責任是在多學科視野基礎上,進行物聯網的深層研究,規劃與實施物聯網、云計算的大型國家工程。

  在物聯網時代,相關的物聯、互聯技術已十分成熟。對于嵌入式系統業者來說,物聯網沒有太多的技術挑戰,有的是更多的機遇。嵌入式系統的唯一挑戰是如何使嵌入式系統從后臺走向前臺,進入政府決策部門的視野,使嵌入式系統專家在物聯網中有更多的話語權與決策權。

  元器件和軟件技術進步將對嵌入式應用設計帶來什么影響?您如何看待多核處理器發展趨勢?

  何:嵌入式應用的產業模式應該是基于知識平臺的扇形產業模式。最新元器件和軟件技術的進步應體現在嵌入式產品平臺的建設上。隨著硬件平臺的成熟與普及,軟件技術會越來越顯現出它的重要地位。

  最早的多核技術出現在嵌入式系統應用中。目前,許多嵌入式處理器的內部總線都支持多核技術,多核技術會成為嵌入式應用的常規技術。有了支持多核技術的內部總線,多核軟件技術不會有什么困難。

  您認為未來哪些內核將成為嵌入式市場的主流選擇?為什么?

  何: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MCU時代,一直是百花齊放的時代。ARM公司誕生后,局面有了變化,未來有可能形成ARM系列一枝獨秀的局面,這是由ARM公司的產業性質與扇形產業生態體系所決定的。因為,在MCU的扇形產業生態體系中,ARM公司是居于半導體廠家之上的知識產權公司。在MCU知識產權領域ARM公司一家獨大的情況下,ARM系列會逐漸成為MCU市場的主流選擇。目前,ARM系列的主流形勢業已出現,只要ARM公司的經營不出現意外,這種形勢還會不斷強化。

  目前中國大陸與其他領先地區在嵌入式應用設計水平上的差異性在哪里?未來該如何發展?

  何:目前,中國大陸的嵌入式應用設計水平與境外的差距不大,甚至更好。最大的差異是觀念上、行為上的差異。境外由市埸經濟引導,比較符合客觀規律,中國大陸政府的主觀政策介入較多。長期以來形成的主體性、實體性、政績性觀念與行為妨礙了我國集成電路、國產化MCU的健康發展。在制定IT產業重大政策中,有時會跟著少數專家的感覺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