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棉花價格近日創下新高,臺灣“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紡織上游應優先供應中下游,價格不宜一月多變,要求改采取“一月一價”原則。臺灣“經濟部”必要時將禁止臺灣棉紗、加工絲出口,開放中國大陸貨品進口。
自美國頒布出量化寬松政策以來,國際游資瘋狂炒高大宗物資行情,加上全球氣候異常,不少亞洲國家面臨“輸入型通貨膨脹”大敵。臺灣“經濟部”過去是每兩周召開物價小組會議,監控島內民生物資,如今將抗通脹戰線拉到工業產品。
施顏祥邀集島內17家紡織上中下游公會成員會商對策,近期“經濟部”將頒布八大措施,確保島內紡織業生產穩定。為穩定島內紡織上游貨源,“經濟部”持續監控島內供需,必要時將自大陸項目進口上游原料,或依貿易法授權,要求紡織上游原料暫停出口。
目前島內針對紡織上游原料,尚有4%至7%進口關稅,“經濟部”會視情況建議“財政部”機動調降關稅。
臺灣“經濟部”數據顯示,這一波國際棉價大漲,主因美國政府取消對棉農補貼,加上國際炒作、預期心理及大陸搶購等因素造成。加工絲上漲壓力,國際油價也是重要因素。臺灣“經濟部”表示,兩年多來,國際原油價格由每桶39美元上漲至90美元,漲幅1.3倍,同期帶動化纖原料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