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興能源產業5萬億蛋糕呈現 分銷商積極布局跟進

時間:2011-02-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迫使全球走向低碳,而在低碳經濟的全球博弈中,新興能源被賦予了搶占未來戰略制高點的重任,成為各國的兵家必爭之地。

      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迫使全球走向低碳,而在低碳經濟的全球博弈中,新興能源被賦予了搶占未來戰略制高點的重任,成為各國的兵家必爭之地。

      事實上,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之一,對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可謂前所未有,低碳經濟的核心就是新能源技術。“十二五”期間,中國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和發展新興能源產業,其中包括核電、水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而之前備受關注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也即將公布。

      原規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最終更名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原因,是在規劃中不僅包含了先進核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這些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傳統能源的升級變革也將成為重頭,包括潔凈煤、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車用新能源等技術產業化應用的具體實施路徑、發展規模和重大政策舉措。

      按照規劃,規劃期為2011年至2020年,規劃期累計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規劃期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因此未來10年新能源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長空間相當廣闊,是未來高成長的主要領域之一。面對國家能源局披露的總投資額高達5萬億元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多個行業掀起投資風暴,而相應領域的蛋糕切分已悄然啟動,各個領域的分銷商也各自積極布局。

紛紛專設能源解決方案部門

富昌電子亞太區業務拓展副總裁談榮錫

      “國際石油能源枯竭,讓更多的企業關注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在5年或者更長時間都會是分銷行業關注的重點,市場機會眾多。”中電華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浩道出了許多分銷商的普遍看法。除了本地分銷商,包括安富利、富昌電子在內的國際分銷商同樣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市場機會。“富昌電子重視新能源產業,十分關注這一行業帶來的商機。新能源將持續高速增長,投入新能源領域可能是行業中的潮流。隨著新能源更廣泛地應用,電子器件的比重也將不斷增大,進而帶動市場的需求。富昌將致力在全球范圍推廣新能源技術,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富昌電子亞太區業務拓展副總裁談榮錫說道。

      正如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有十年期特點,新能源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主體。“無論從近期或遠期來看,都會對分銷領域產生影響。”安富利電子元件中國區域總裁傅錦祥表示,“我們會逐步進行持續投資,目前我們有專門負責這一市場的團隊。”

中電器材深圳公司現場應用工程師楊和鳴

      中電器材深圳公司現場應用工程師楊和鳴表示,該公司已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等全國各地區安排了相關能源解決方案產品分銷人員與技術支持配套人員,深圳總部的研發團隊也在積極的投入研發相關產品。“不久的未來中電將會在現有產品基礎上,引進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線,向新能源領域更加深化。”楊和鳴說。

      中電華星的張志浩也表示,中電華星將在2011年設立專門針對新能源的能源解決方案部門,估計人員配置為3-4人。他說:“未來1-2年,中電華星將大力開拓新能源市場,一是加大研發投入,針對客戶需求對電源產品應用開發,讓產品更適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二是購置研發和測試類設備,完善研發測試能力。”

      “富昌電子從2003年已經開始關注節能技術,富昌照明部門提出的方案比傳統技術節能50-75%。基于照明部門在全球范圍的成功,富昌電子已正式成立了富昌能源部門,旨在借鑒照明領域的成功經驗,應用于新能源領域。”談榮錫強調說:“富昌不是一家傳統的分銷商。我們的策略是更像一個‘原廠’為客戶提供各類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和完整的方案。為此,富昌將繼續投入人力和物力,確保市場的領導地位。”

智能電網投資率先

      盡管分銷商們聲稱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涵蓋太陽能、風能、核能、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幾乎所有的領域,但事實上啟動最快、收益最大的板塊還是智能電網。

      相比其他領域,智能電網的特點在于投資金額巨大,投資主體比較單一,主要以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為主,因而對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的帶動最為顯著。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智能電網上,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側重點不太一樣,前者主要側重于輸變電,后者側重于配電智能化。但各自所需要的設備數量都很大,輸電設備、配電設備以及用戶表具等方面都需要相當大的投資。

      全國電網改造,智能電網更新已是新能源的重中之重,在全國范圍內的關注度已迅速升溫。在智能計量、寬帶載波已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的背景下,各省區已經正通過新建智能電網來改進電能分配和節約電能,大刀闊斧地改造過時的電網系統。2010年智能電網規劃和國網相關標準的相繼推出,一些試點項目也陸續完成。

安富利電子元件中國區域總裁傅錦祥

      由于率先啟動招標模式,智能電網電表的產業升級迅速提升了分銷商的景氣與熱情,多家代理商瞄準智能電網相關設備。安富利是該領域的一大贏家,安富利電子元件中國區域總裁傅錦祥并沒有披露其產品線策略,只表示會繼續經營包括功率器件、FPGA、MCU、電容、連接器和其它模擬器件在內的各種產品。他說:“安富利擁有的優勢包括先期進入市場、與供應商和客戶良好的合作關系、強大的技術支持團隊和了解市場,能為客戶提供貼近支持的本地員工團隊。”

      中電器材表示對智能電網電表市場早有準備,不僅引入智能電網電表相關有競爭力的代理產品,并已整合了相關資源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楊和鳴表示:“這一前瞻性的布局,正是中電高度重視新能源戰略的關注原因,相信未來5年中國智能電網與電表市場將迎來井噴式發展。依托巨大的市場機遇,智能電網電表市場已經成為中電新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前沿。”中電器材深圳公司預計該領域將來比重會越來越大,今年年底會有很多客戶進行量產化。

      在電表應用中,目前中電憑借一些擁有技術競爭的代理品牌,并整合電表解決方案,為客戶帶來多元化的選擇。在主微控器方面,飛思卡爾推出適合單向電表的全新低功耗內部RTC的8位單片機系列,推出同時針對三相電表、智能電網應用的全球第一款基于ARM Cotex-M4高擴展性混合型號微控器Kinetis。在計量方面,中電主推具有業界最寬動態范圍5000:1(典型值)以及有功電能準確度優于0.1%,無功電能準確度優于0.2%的極高精度IDT計量IC系列,適用于單向兩線或單向三線的有功,無功電能表計量,也可用于防竊電電能表的計量,針對其他計量IC更加有利于提高智能電表的性能。

      在電源方面,針對三相電表核心器件是來自美國國半的降壓偏壓穩壓器,電源485接口隔離電源,并且針對單向電表多路輸出的解決方案。在無線抄表采集方面,溫度范圍都可以支持到-40~+85℃的芯訊通(SIMCom)的SIM900系列產品已經獲得客戶批量使用。

      楊和鳴說:“很多客戶對元器件供應商的要求不單單是個別器件,方案需求性會更加強烈。中電憑借多年對智能電網行業的關注和服務,在整合優勢代理線的基礎上,不斷推出能夠促進電能管理行業發展的各種創新技術,堅持專注專業的理念應對電網改造給行業帶來的挑戰。”

      他還透露說,目前中電已經在國網電表、農網電表、省網電表、智能電網領域都有突破,電表行業領頭客戶包括長沙威勝、寧波三星、江蘇林洋、杭州華立、杭州百富,采集器客戶包括南京三能、南京新聯等。

換個角度切入新能源

      與其他針對新能源領域眾多應用提供豐富產品線的分銷商有所不同,中電華星是以電能轉換這個切入點出發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作為一家專注高端電源的技術型分銷商,中電華星的產品線多集中在電能轉換領域,例如太陽能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各種高效電源轉換器,高端電容和高功率IGBT等。

中電華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浩

      張志浩表示:“我們認為新能源產業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能源產業,例如太陽能、風能、核能等,一是節能產業,例如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LED路燈等。中電華星的優勢在于技術研發實力,與電源分銷行業同行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應用開發的實力,能夠針對客戶的實際需求對產品進行二次開發。”據悉,中電華星已經建立設備齊全的電源應用開發實驗室,組建了專業的電源工程師團隊,通過客戶化二次開發來提升服務價值。

      他繼續表示,針對新能源行業,中電華星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對產品線和市場布局,現在從電源模塊到太陽能逆變器及新能源測試系統,從高端電容到大功率的IGBT都有代理的產品線支持。“已經參與到太陽能、風能、核能、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并在智能電網、太陽能、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今后我們將在核能、風能方面做更多努力。”張志浩說。目前中電華星在新能源產業方面的業務約占業務總量的15%,預計2011年將達到20%。

新興產業面臨諸多挑戰

      雖然新能源產業的前景看好,具備發展新興產業的較好資源條件,但同時面臨市場和技術挑戰,更要面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如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的價格形成機制,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等。

      安富利的傅錦祥指出,該領域目前主要的挑戰來自政府的政策、標準化的規定和技術成熟度等。中電華星也認為,目前新能源領域面臨的主要市場和技術挑戰是國家的政策、標準不明朗,技術發展方向不明確,發展的時間表不明確,難以把握市場的節奏。例如太陽能、LED路燈驅動電源等行業都是因為國家政策、標準不明朗導致企業投入乏力。

      此外,國際市場還具有多樣性特點,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政策和技術標準。拿太陽能舉例,國內的產能90%以上是為海外市場服務,如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等。“了解國際市場變化和技術動態,對中國太陽能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本土新能源領域的制造商如果得到有著豐富國際市場和技術經驗的分銷商支持,將有助于他們在競爭中勝出。”富昌電子的談榮錫說。

      與傳統的消費、通信、計算機、汽車電子分銷相比,新能源產業剛剛起步,尚處于初期階段,潛力巨大,變化也快。有大量的企業看中市場潛力,新近才進入這些產業。目前,還沒有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的體系去支持新能源產業。

      鑒于此,不同的分銷商各有應對策略。富昌電子認為許多公司不缺訂單,缺的是材料和元器件,更缺乏適應新興產業發展的供應鏈服務。談榮錫表示:“富昌電子基于全球的行業經驗和國內客戶的需求,提供各類技術方案和產品支持。同時,我們也充分發揮全球客戶群的優勢,對一些產品的需求共性,積極備貨,發揮富昌供應鏈和庫存的傳統優勢。”

      本土分銷商考慮到新興能源產業受到國家政策體系和國家標準的影響較大,很多終端客戶都通過招投標的形式來設計與生產,如智能電網招投標。因而前期需要細致的選型、精確的設計、嚴格的測試,最終到生產線上生產的流程,各個環節都不容忽視。“中電器材應對行業的特殊性,擁有一支富有行銷經驗的技術支持團隊,配合原廠技術與產品,給客戶開發提供從開始設計前到認證測試批量生產等階段的良好服務,從而大大減少客戶面臨的開發風險。”楊和鳴說。此外,隨著十二五規劃對節能減排的更強烈要求,市場也將逐步的擴大,中電器材將配合各種新能源市場使芯片方案化,讓客戶的應用變得簡單,同時做好商務服務。

      中電華星也表示將發揮其分銷商的技術支持和二次開發能力優勢,滿足新能源產業產品設計導入周期相對傳統電子分銷更長、技術研發實力要求更高的需求。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