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11年亞洲迅速發展的經濟體增速將比去年略有減緩,但仍將引領全球增長,并遠遠超過富國參差不齊的復蘇。
對全球約500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將繼續排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首位。同時有跡象表明,今年美國的經濟復蘇將加快。
盡管如此,在調查涉及的13個亞太經濟體中,由于決策者加強抑制通脹的行動,大多數國家2011年的增速會減緩。與此同時,沒有跡象表明歐洲和日本會加快復蘇。
經濟學家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約4.7%減至4.2%,2012年將略有回升,達到4.3%。
勞埃德銀行全球宏觀經濟學家馬克·米勒說:“就全球而言,今年的增長前景仍相當令人鼓舞。”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比去年的兩位數增長有所減緩,減至約9.3%。而在截至2012年3月的下一財政年度,印度的增速可能加快到8.5%。雖然美國的增速不可能接近這個數字,但在最新的調查中,經濟學家們對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復蘇的持久性更加樂觀。
他們預測,201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將增長3.0%,而在去年12月份和11月份類似的調查中,這個數字分別是2.7%和2.3%。
紐約高盛公司的經濟學家安德魯·蒂爾頓說:“我們更加樂觀的原因是經濟數據好轉,2011年的財政刺激比我們預想的要多,而且分析表明,家庭已經增加了足夠的儲蓄。”
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增長仍可能疲軟。雖然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增長強勁,但沒有跡象表明,德國的增長能帶動整個歐洲經濟猛增。
至少在今后18個月內,歐元區和日本的季度增速可能只能達到或低于0.5%。
今年,新興市場經濟體抑制通脹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與去年10月接受調查時相比,經濟學家們大多調高了對價格上漲的預測。
今年中國的通脹率會上升到4.3%———價格壓力的累積要比原先預期的快得多。經濟學家估計,印度的通脹壓力會逐漸減少。
分析人士還提高了對美國和歐元區通脹的預測。英國的通脹如今已幾乎達到了英格蘭銀行確定目標2%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