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程機械技術創新成就企業軟實力

時間:2011-01-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自主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如何在通往世界級企業的道路上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光靠幾個硬項目、幾個獨立的技術是無法支撐的。而一個系統的創新工程,則是催生成果的沃土。

      自主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如何在通往世界級企業的道路上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光靠幾個硬項目、幾個獨立的技術是無法支撐的。而一個系統的創新工程,則是催生成果的沃土。
  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這種創新組織的管理行為,使企業的“軟實力”得到提升。這一創新創新平臺的搭建,是企業從戰略層面系統地加強技術創新謀劃,建設創新型企業的最好詮釋。通過系統工程的方法,持續探索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三一重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先進工程機械裝備創新模式與機制。
  13年探索創新之道
  1998年,三一重工初探工程機械這個準入門檻頗高的行業。當時,國內混凝土輸送泵、泵車等工程機械基本由美國、德國等進口產品一統天下,原裝進口占據了95%以上的國內市場,同時這些國家設置技術壁壘,獲取壟斷利潤。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一重工在企業創建之初,就選擇了自主創新作為其發展的路徑,并啟動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2000之前的九五期間,三一面向客戶需求展開核心技術攻關;十五期間,三一在全國各研究院建立研發中心,統一研發戰略;十一五期間,三一放眼全球,在美、德等海外生產基地建設研發制造基地,打造全球協同設計平臺。
  一路穩扎穩打,在長達13年的項目實施過程中,三一累計投入資金50億。通過開展了廣泛的論證、調研、標桿分析與研究,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完成。
  “一高雙核”帶動行業整體進步
  “一高雙核”是三一創新平臺建設的戰略目標,即堅持“高品質的產品定位”、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堅持“核心部件自主研制”。
  明確戰略定位,三一在“機制體制建設、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文化建設”的基礎上,以“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為手段,以品牌塑造為路徑,不斷推進企業的持續創新。一大批核心技術、核心部件以及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品質產品在三一取得突破。
  1994年,三一重工進入混凝土泵送機械領域,重點圍繞混凝土拖泵、泵車的“電液控制集成”、“泵車長臂架設計與制造”、“三級配混凝土泵送”等核心技術進行攻關,當年便研制出第一臺大排量、高壓力混凝土輸送泵,這也是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開發系統的拖泵。2007年,三一泵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創下了492米的世界泵送高度;1999年,三一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7米臂架,如今三一臂架泵車由66米增長到世界最長的72米;2007年,世界首臺微泡瀝青水泥砂漿車在三一誕生,攻克了高鐵施工核心技術的世界性難題,令曾獨家擁有這項技術的德國博格公司主動放棄該產品的生產,轉而購買三一的產品。2009年,三一還推出世界第一座高鐵專用干混砂漿攪拌站。
  在吊裝領域,2006年,三一首推被譽為“神州第一吊”的400噸履帶起重機,在超大吊裝領域取得突破,便一發不可收拾。從400噸到1600噸,三一僅用了不到5年時間。同時,2010年,國內首臺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下線,打破國外壟斷。在三一的帶動下,行業也相繼投入大噸位吊裝領域的開發。
  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受制于人,是國內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受限、利潤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通過創新技術平臺,三一研制出全規格混凝土泵車臂架,全面取代進口;研制出工程機械專用智能控制器,填補了國內空白;研制出高強度鋼材,打破了國外壟斷;研制出液壓油缸、汽車底盤、回轉支承、分動箱等核心部件,并全面實現自制。
  與此同時,世界首臺全液壓平地機、世界鉆進最深旋挖鉆機、國內首臺混合動力挖掘機、國內首臺瀝青轉運車等一大批高品質產品在三一誕生,有力支持了國家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
  “工程機械已成為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產業規模已進入世界前三位,三一重工作為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評委專家認為,三一重工走出了一條民營裝備制造企業的技術跨越之路,實現了國家重大裝備核心技術國產化,提升了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在國際上的地位,促進和帶動了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目前,三一混凝土機械、履帶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瀝青水泥砂漿車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挖掘機械國產品牌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改變了工程機械的市場格局。
  持續創新的肥沃土壤
  為鼓勵創新,在三一,研發費用是不受預算控制的,企業將每年銷售收入的5%-7%投入到研發領域,并通過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采取引進和培養相結合,以老帶新、項目鍛煉、有效激勵、大膽任用年輕工程師擔當研發骨干等方式,打造出一支以50 名工程機械行業資深專家為領軍人物,1800 名優秀博士、碩士研究生為主體、15 名國際技術人才為補充的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三一專利申請總數已達2441件,授權1356件。2010年,三一的專利申請數已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名,比第二名多820件。
  三一的持續創新能力還來自于公司“品質改變世界”的創新文化氛圍。每年的8 月8 日是三一的“科技節”,公司對優秀研發人員、創新團隊進行表彰和獎勵;定期舉辦“研究院院長論壇”以及國內學術界知名專家學者專題講座,受到研發人員的追捧;公司還在 6σ管理、6S管理、精益生產等方面,開展面向全體員工的知識競賽、技術培訓、項目研究等創新活動。通過一系列創新活動的影響,提高全體員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創新成為企業日常工作中一個長盛不衰的主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