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樁工機械分會秘書長施引藩1月7日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現在我國樁工機械本土品牌基本占領了國內市場。經過多年努力,除了有些零部件還需要從國外引進,本土品牌的技術已與國際水平接軌。
他還表示,我國旋挖鉆機從中型產品逐漸向小型化與大型化發展。
有專家預測,受高速鐵路建設的推動,我國樁工機械企業正處于黃金發展期,行業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特別是旋挖鉆機市場需求日益增長。
受益鐵路建設
“中國正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鐵建設期,高速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是拉動樁機銷售的主要動力”,鐵道部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認為。他介紹,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1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3萬公里。
2010年,高速鐵路工程中隨處能看到樁工機械企業參與建設的身影。
去年年初就有多個高鐵項目開工,徐州集團、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等企業中標并參與建設。
在中鐵四局承建的合肥市跨繞城高速大橋開工現場,徐工基礎機械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舉行了隆重的XR360旋挖鉆機交機儀式。
同期,山河智能SWDM22旋挖鉆機在黑龍江大慶臥龍屯順利完成第10根樁試樁,該樁40.2米。
同年5月,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高鐵新疆烏拉泊部隊中橋段工地,山河智能SWDM25-S旋挖鉆機成功鉆進深度20多米微風化巖石層。
2010年3月,鄭州地鐵1號線的農業東路站隧道貫通儀式成功舉行,在這個項目中,有多臺宇通重工旋挖鉆機參與建設。十多天后,該公司一臺YTR260旋挖鉆機準備“出嫁”,參與了合肥南環高鐵施工項目。同月,公司又一臺YTR200在公司順利交車,發往包頭—西安高速鐵路施工現場。
同期,中聯重科自主研發的2R250B旋挖鉆機,首次引入市工程建設,助力衡陽立交橋施工。
此外,作為工程機械的領軍企業北京三一重機SR360型旋挖鉆機參與了安慶長江大橋段施工。
海外市場復蘇
國內高鐵市場迅速拉動了樁工機械企業的發展,同時,海外市場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
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許多國家為刺激經濟復蘇,都出臺了“一攬子經濟計劃”,如馬來西亞就將兩條高鐵的修建項目提上了議事日程。加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去年全面啟動,也為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的出口帶來了絕佳的機遇。
中聯重科經雅加達、長沙、上海和吉隆坡4地5輪的艱苦談判,去年8月下旬,中聯海外公司東南亞區域印尼辦事處成功簽下4臺ZR160A型號的旋挖鉆產品銷售合同,該合同是中聯海外公司和土方機械公司樁工機械事業部迄今為止拿下的旋挖鉆產品出口第一大單。
三一重工的SR360旋挖鉆機首次實現出口。據悉,繼馬來西亞之后,北京樁機又與韓國客戶簽訂了一臺SR360的訂單。
此外,山河智能第二批樁工設備發往印度,至此2010年出口印度的首批總量達10余臺樁工設備的訂單全部發貨完畢。“山河智能”品牌將全面參與并推動印度城市建設快速發展。
旋挖鉆機走高端路線
從樁工機械企業2010年主推的產品來看,旋挖鉆機成為最耀眼的新星,這個市場的競爭也愈加激烈。
以往,旋挖鉆機等產品的生產企業較多,產品差異不大,企業之間容易發生不良競爭。2010年以來,為了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旋挖鉆機企業紛紛推出自主創新的產品,以高端產品取勝市場。
施引藩說:“走大噸位、高檔路線成為眾多企業發展的重點。”
目前,山河智能共展出了12款新產品,每一款產品都立足于高端、創新、綠色。在這12款新產品中,“大直徑隨鉆跟管鉆機”和“雙動力頭套式螺旋鉆機”屬中國首創,填補了我國樁工機械行業的技術空白,提升了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日前,北京南車時代機車車輛機械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了新品現場發布會及簽字儀式,亞洲最大旋挖鉆機TR500C實現首賣。
2010年7月28日,北京市三一重機有限公司第二代樁基礎施工設備下線。
與第一代產品相比,第二代旋挖鉆機具有更高效率、更穩定的作業性能以及高智能化配置等特點。
高智能化是第二代旋挖鉆機的一大亮點。一機兩屏、全球定位與遠程專家故障診斷模塊,不僅可以實時監測發動機的各項數據,還可以自動診斷系統故障并報警,對遠程連線工程師進行作業指導,并對售后服務資源進行實時調配。
此外,小型旋挖鉆的市場也值得關注。
2010年以來,南車北京時代與三一重機都推行了“一大一小”戰略,企業特別強調了在小型旋挖鉆機方面的技術突破。據統計,樁徑較小、樁孔深度較淺的一般工業及民用建筑的樁基礎量約占整個樁基礎工程量的65%以上,而橋梁樁等單樁承載要求高的樁基礎量僅占30%左右。
目前,鮮有本土企業將扭矩為100千牛米以下的領域視為發展重點。日本這個對資源利用極為看重的國家,其小型旋挖鉆機的比例非常高。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國內存在很多從日本進口的二手小型旋挖鉆機。而這一領域將成為繼大型機械發展后的又一利潤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