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晶硅成本控制是關鍵

時間:2011-01-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1年多晶硅價格穩中有降,國內硅料提純企業之間的分化增大;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環節競爭加劇,企業需走規模化路線。

      晶體硅電池技術的產業鏈從上至下依次是“多晶硅料提純—硅片生產—電池片制造—組件封裝”。我們認為2011年多晶硅價格穩中有降,國內硅料提純企業之間的分化增大;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環節競爭加劇,企業需走規模化路線。

    關注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

      提純多晶硅的國際主流技術包括:改良西門子法、冶金法和流化床法。改良西門子法的國際生產成本約20—23美元/千克,該技術掌握在美、日、德國的七家企業手中。另一方面,日本、加拿大的幾家企業通過冶金法生產多晶硅的成本已經降到15美元/千克。目前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在28—55美元/千克之間,生產成本平均高出國際成本約60%,且企業間差距較大。隨著多晶硅價格的下滑,國內企業間盈利能力差距增大。多晶硅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成為決定經營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電池制造環節競爭加劇

      2010—2011年,國內主要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廠商都大幅擴產,規劃產能平均增長約60%—70%,不少企業擴產率超100%。預計到2011年底,國內太陽能電池總產能達到15GW。

      電池和組件的價格下降雖然在短期內擠壓了企業的利潤,卻是終端發電成本下降,市場需求長期拓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的毛利潤率大多達到了30%—35%,企業能夠承受10%的價格下降。此外,電池和組件環節的技術壁壘相對不高,利潤率下降有助于防止過多的競爭對手進入。

      在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依賴其品牌優勢,仍能保持較好的銷售。同時,規模化生產是降低成本有效途徑,在價格下降的趨勢下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組件價格下降是光伏行業發展的長期趨勢,未來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需走規模化、品牌化路線。上市企業中建議關注東方日升、海通集團。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