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華包頭世界首套煤制烯烴示范工程試車成功
2010年8月8日,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示范工程核心裝置甲醇制烯烴投料試車,標志著示范工程投料試車取得成功。該工程是世界首套以煤為原料生產聚烯烴的項目,核心技術采用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工藝及催化劑。
點評:包頭煤制烯烴示范工程項目的試車成功,奠定了我國在世界煤基烯烴工業化產業中的國際領先地位,對于石油化工原料替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發展改革委叫停部分煤制天然氣項目
2010年6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核準。對于已經備案和核準的項目,各地發展改革委應進行認真篩選和清理,對不具備資源、技術、資金等條件的項目嚴禁開工建設,符合規定的也仍需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進行審核。
點評:該通知實際上是上收了煤制氣項目的審批權,對在建項目和批建項目都有較大的約束。
3、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烯烴分離工藝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4月,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將煤制烯烴分離技術應用于200萬噸煤制烯烴裝置一期68萬噸/年第二代DMTO示范裝置烯烴分離單元,這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烯烴分離工藝技術取得的重大突破。
點評:該技術的應用,標志著我國的煤化工技術在產業化道路上已邁出了關鍵一步,對于降低投資成本、加強我國能源安全、提高煤制烯烴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有著深遠意義。
4、頁巖氣招標好事多磨
2010年10月末,我國將啟動6個頁巖氣區塊礦業權招標的消息傳出。此次招標的頁巖氣區塊有3處位于貴州省,其他3處分別位于重慶、山西及浙皖交界處。然而好事多磨,及至年末,招標工作仍然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開展。
點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等4家企業獲準競標,但愿2011年招標工作能夠好事成真。
5、地方企業獲準開采煤層氣
2010年12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獲得的最重要的政策將是改革的先行先試試驗權。在獲得煤炭開采權的前提下,山西煤炭企業將擁有優先開采煤層氣的權利。
點評:此前,煤層氣開發審批權一直在中央,獲得煤層氣開采權的多為央企。新的試驗區為山西煤炭企業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
6、大唐國際遼寧阜新大型煤化工基地開工
2010年3月29日,總投資達245.7億元的遼寧大唐國際阜新煤制天然氣及輸氣管線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設計能力為日產1200萬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建成達產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近百億元。
點評:該項目為全國煤化工示范項目,對于實施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加強遼西和蒙東區域的合作,改善遼寧省能源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7、首個天然氣發電CDM項目獲簽發
2010年3月8日,浙江國華余姚天然氣發電項目成功獲得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對經核證減排量的簽發。該項目是我國第一個獲得注冊的天然氣發電類CDM項目,此次簽發的減排量為11.5萬噸。
點評:在目前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對項目簽發日趨嚴格的形勢下,該項目順利獲得簽發,非常難得。
8、我國新增3家企業與外企開展合作開采煤層氣試點
2010年12月3日,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四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同意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及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公司與外國企業開展合作開采煤層氣資源的試點。
點評:此舉意味著,我國煤層氣對外合作企業,一舉從原先的一家擴充到4家。
9、內蒙古伊泰集團煤制油工業化示范項目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
2010年6月30日,我國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內蒙古伊泰集團煤制油工業化示范項目,在穩定運行5640小時后,整套生產線達到了滿負荷穩定運行狀態。
點評:該生產項目的滿負荷運行,標志著我國年產16萬噸煤間接液化制油成套技術從中試到工業化放大獲得圓滿成功,為我國煤制油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產業化基礎。
10、無煙煤煤層氣產業化開發利用技術取得突破
2010年11月,晉煤集團等三家單位共同完成的“無煙煤煤層氣開發利用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范”科研項目被授予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特等獎。
點評:該成果標志著我國在無煙煤煤層氣高產開發潛力評價技術、采煤采氣一體化和地面井下綜合抽采煤層氣模式等幾項理論上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