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報記者從一汽-大眾內部獨家獲悉,成都第三工廠年內實現正式投產,先期工程產量為35萬臺,這將大大緩解一汽-大眾所面臨的產能緊張的瓶頸。其中速騰、捷達將轉產成都,這必將為高爾夫、邁騰、CC等車型騰出更大的產能空間。據一汽-大眾相關人士介紹,今年高爾夫的產能將提升50%。這對喜歡高爾夫卻苦于“一車難求”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
長期以來受制于產能供應緊張,一汽-大眾多款車型在市場上已經賣到“脫銷”。其中高爾夫最為嚴重,一車難求的局面持續了近一年時間。盡管長春的工廠已經連續數月“三班倒”,但仍然無法滿足終端市場的巨大需要。
不過,像高爾夫這樣“一車難求”的局面將在今年得到緩解。
產能破局 成都工廠正式投產
剛剛過去的2010年,一汽-大眾實現全年產銷近88萬臺,同比增長超過30%的驕人業績,把只有年產66萬臺的生產能力發揮到了極限。雖然,一汽-大眾從去年年初就開始對采購、生產、質保、物流,以及終端銷售等方面進行了效率提升,將單車生產時間降低到64秒,訂單有效期從原來的1個月縮減到1周。但這對需要旺盛的終端市場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日前,記者從一汽-大眾內部獨家獲悉,年內成都第三工廠將正式投產。這將從根本上終結一汽-大眾長期以來“無車可賣”的現狀。據一汽-大眾黨委書記姜延春透露,成都基地先期工程年產量為35萬輛,項目完全建成之后,年產量將達到60萬輛。
速騰、捷達轉產成都 高爾夫產能提升50%
一汽-大眾的車提車難,但是高爾夫提車更難。以重慶市場為例,高爾夫的訂單已經排至今年年底,經銷商為消化現有訂單,從三個月之前就已暫停接受高爾夫的新訂單。不過隨著成都第三工廠的正式投產,提車難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據一汽-大眾相關人士介紹,捷達、速騰等兩款車型將率先轉產成都工廠,這將為在長春工廠生產的其他車型騰出更大的產能空間。其中,高爾夫今年產能計劃將在2010年基礎上提升50%,將徹底解決高爾夫提車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