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制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對能源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做了明確的要求,明確“十二五”期間加快建設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清潔的能源體系,加快新能源開發,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在保護生態的情況下,積極發展水電,加強生態建設,發展智能電網,擴大油氣戰略儲備。
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到42億噸標準煤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十二五”期間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分析,到2015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可以控制在40到42億噸標準煤,42億噸基本體現了15%和40%~45%的雙目標基本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15%左右,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如果進一步強化節能的措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目標可以進一步控制在40億噸以內,這對“十三五”期間完成雙目標打下很好的基礎,也留下了空間。
現在我國的人均水平只有2.5噸標準煤,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測算,如果不對能源消費總量進行控制,到2030年,中國一次能源的消耗總量可能接近和超過70億噸標準煤。這個數據貌似很大,但如果平均下來,也只是達到日本現在的水平,因此對消費總量不進行有關的控制,經濟發展方式不進行徹底的轉變,70億噸標準煤是有可能達到或超過。但是到2030年,歷史沒有給人類留出從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體系轉變的時間,屆時化石能源仍將是能源供應的主體。
中國如果消費70億噸標準煤,那對世界都是災難性的。所以說,實行總量控制,要堅決建設節能型國家,是“十二五”期間乃至“十三五”、“十四五”長期的戰略選擇。
形成合理能源布局
我國能源總體呈現西富東平,消費呈東多西少的局面,隨著西部能源開發的進一步深入,能源生產與消費中心逆向分布將進一步加劇,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為主的主要能源消費區,西部、中部和西南地區為主將成為主要的生產和調度區,其中部分地區還將成為承東啟西的調節區。筆者認為,從“十二五”開始,東部地區應逐步控制燃煤電能的建設。最近,國家環保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對東部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設想,主要是針對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東北部分地區進行煤炭消費的增量控制。嚴格控制這些地區發展煤電,這個思路筆者覺得也是非常正確和可行的。
據筆者了解,“十二五”期間,東部地區將以建設核電、燃氣電站為主,煤電的建設應當考慮一些以支撐電能的建設,對沖進口電量,除此之外,東部地區應該嚴格控制煤電發展。
對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要根據水資源和環境能力承載,優化布局大型火電站,優化電網和輸電線路建設,促進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西南地區要積極開發天然氣和重點流域的水電開發,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加強生態保護,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總體來看,從“十二五”開始,我國將逐步形成山西、鄂爾多斯盆地、西南和蒙東、新疆5個綜合能源基地,在中東部建設核電站,形成5+1能源開發總體格局,預計到2030年,西部的5個綜合能源基地的一次能源的供應能力將占到新增能力的85%,構成中國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與格局。
能源發展突出七個重點
“十二五”期間能源發展應該突出七個重點。一是優化發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我國能源供應的基礎,要穩步推進煤礦升級改造,加大油氣資源開發,優化火電開發。合理控制煤炭產量,努力保持國內原油產量的基本穩定,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同時要積極優化資源利用方式,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擴大電力、天然氣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
二是要加快推進非化石能源發展,在“十二五”期間要加快推進水電、核電建設,積極有序做好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利用,要確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以上。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和實現減排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要加強能源輸送管網建設,提高能源配置能力,加強連貫東西、中通南北的骨干管網建設,形成布局合理、銜接通暢,安全可靠的體系。
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裝備創新,根據我國能源裝備科技發展的實際需要,進一步明確重點,加強攻關,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能源裝備自主化發展水平,初步形成基礎建設,應用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示范四位一體的能源科技裝備體系。
五是加強節能減排,這是科學發展能源的要求,也是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措施,促進能源開發和利用全過程的節能減排,通過集約開發能源資源,加強能源轉化利用效果,加強能源需求管理,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平衡發展。
六是要加強國際能源合作,統攬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堅持互利共盈、協同保障的原則,加強海外開發,深化和拓展國內外能源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能源貿易,利用雙邊和多邊能源合作機制,積極開展國際能源合作交流,努力建設能源國際合作新秩序,保障能源安全。
七是體制改革,通過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健全市場運行機制,完善能源投資管理,加強能源稅收財政政策指導,加強立法建設和行業管理等方式,推動能源行業的科學發展。“十二五”期間,還將研究和推動電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管網能源行業的體制改革。